【人物簡介】
楊國棟,陜西戶縣人。1997年12月入伍,2014年4月退伍。大專文化(西安政治學院法律專業(yè)自考),四級軍士長。1999年——2000年冬,在軍械員集訓期間,被表彰為優(yōu)秀個人;任裝甲45團財務出納期間,多次被師團后勤部表彰為“小行家”“先進個人”。2011年榮立三等功;
1997.12-1998.9在坦克12師炮兵團服役。1998年4-6月赴隴南光纜施工期間,在該團政治處政工組擔任報道員。
1998.9-2002.6整編后在裝甲45團炮兵營一連先后任通信員、軍械員兼文書、炮長、司務長。2000.6-2004.2在裝甲上45團油運股任物資采購員;
2004.2-2011.11在裝甲45團財務股任財務出納(2009.7-2010.9參加維穩(wěn)任務保障)。多次配合完成軍區(qū)、軍、團財務工作檢查;
2011.11-2013.12整編后任某旅臨澤營區(qū)財務科出納;
2015年6月轉業(yè)后回老家從事執(zhí)法監(jiān)察、財務工作。
連續(xù)三年的疫情,居家防疫的時間多了。自從在21集團軍《拂曉哨位》連續(xù)發(fā)表了回憶老部隊和老領導的文章后,引起了老部隊許多人的關注和點贊。
沒想到原來裝甲45團后勤處財務股的出納楊國棟戰(zhàn)友,一直在默默地關注著我寫的每一篇文章。并在評論區(qū)給予了很客觀公正的點評,很是感動。
國棟是我熟悉的戰(zhàn)友,雖然同在機關,由于工作性質不同,經常在機關灶吃飯時碰面。我比他早一年兵,經常見面后他都謙虛地喊我“張班長”。我們機關戰(zhàn)士時常會在飯前飯后聚集在食堂后面,談天說地,交流思想。那時候單純、正直的國棟留給我的影響很深。他夾雜著陜西方言的普通話,風趣幽默的玩笑話,一度成為我們機關戰(zhàn)士的開心果。
1998年部隊編制調整后,國棟是從原坦克12師炮兵團調整到裝甲45團炮兵營的。那時候還是列兵的國棟擔任連隊文書,經常來政治處抄通知、領取文化用品。時間一長我們就熟悉了,我知道了國棟在炮兵團服役時,在軍區(qū)《人民軍隊》報發(fā)表過兩篇小稿子,就格外關注他,并鼓勵他繼續(xù)寫稿。
基層連隊的文書就相當于一個鄉(xiāng)鎮(zhèn)的黨辦秘書,事務繁雜,國棟憑著一手漂亮的鋼筆字立足連隊,將他們連隊的各種會議記錄抄寫得工工整整,多次受到了團機關的表揚。中等身材,國字臉,行文辦事像極了古代縣衙的“師爺”。以至于后來我每每見到他戲稱他“楊師爺”,國棟也總是回應“不敢當,不敢當”。
每次他來機關辦事,我總是喜歡和他聊天,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些連隊戰(zhàn)士的“吊兒郎當”,舉手投足中都有禮有節(jié),很是讓人舒服。
真正知道國棟的一些具體情況,是在一次為連隊發(fā)放由蘭州軍區(qū)政治部宣傳處處長樊增民首長地撰寫出版的《苦樂年華》一書時,國棟在簽字領取后,邊翻看邊對我說:
“樊處長曾經是他舅舅的部下。”
職業(yè)的敏感讓我對他的話引起了興趣,就讓他坐下來好好聊一聊。國棟就翻到了一篇作者專門寫與時任軍區(qū)某團政委王皇義的文章,第一次知道了經常在《解放軍報》和《人民軍隊》報頭版頭版頭條報道軍區(qū)部隊精神風貌,非常崇拜的樊增民處長是在國棟舅舅的關心下,從戰(zhàn)士報道員一步一個腳印奮斗到軍區(qū)新聞宣傳界權威。
原來國棟深藏不露,還有如此的背景。國棟謙虛地告訴我,他的舅舅為人正直,在他當兵的時候就告誡他,在部隊要靠個人努力和組織培養(yǎng)成長進步,我也由衷地敬佩他和他的舅舅,也打消了想讓國棟幫忙疏通報社關系上稿子的念頭。
我和國棟是有緣分的,那年我轉二期士官名額緊張,愛惜人才的朱政委為了確保我繼續(xù)留隊,通過協(xié)調將我的軍事實力放到了團財務股出納的編制上套改。后來國棟到機關后的崗位,正是我當年的編制。國棟先后干過報道員,連隊文書,通訊員,機關采購員,財務股出納。在每一個崗位上都是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謙虛謹慎,深受官兵認可和好評,為部隊建設做出了貢獻。
國棟到了機關擔任財務股出納員后,我和他有過很多次地工作交集。我負責團里的攝影資料留存工作,經常要購買膠卷和報銷照片沖印費用,每次國棟都很照顧,優(yōu)先支付我的報銷費用。
每年去軍區(qū)報社送稿,需要提前預支差旅費,團領導批準后我就找國棟幫忙,按時領到了經費,回來實報實銷時,國棟都會給財務股的干部提醒按照差旅費標準,讓我享受應該享受的出差補助。畢竟在團里士官出差的人少,稍不留意就會漏掉本該享受的待遇。
他的舅舅后來被調整到青藏高原任職,擔任青海省軍區(qū)果洛軍分區(qū)政委時,帶領分區(qū)一班人“苦干不苦熬,苦中有作為”。使軍分區(qū)成為全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主題教育的全軍先進典型。作為該軍分區(qū)黨委書記政委的王皇義,他的名字又像是幾十年前擔任團政委時,他所領導的政治處被蘭州軍區(qū)樹立的典型一樣,被官兵們所熟知。
苦中不苦熬,苦中有作為的果洛軍分區(qū)黨委一班人的先進事跡,通過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人民日報》、《解放軍報》、《人民軍隊》報等軍內外主流媒體的集中宣傳報道,感動了全國人民,成為人們敬仰的的英雄人物,王皇義政委先后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轉改三級士官后,國棟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每年暑假他老家漂亮賢惠的妻子就會來部隊探親,恩愛的小兩口總是在節(jié)假日手牽著手漫步在營區(qū),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偶爾碰見他們小兩口,我都會駐足與打招呼,送上我的祝福。在軍營收獲了愛情和事業(yè)的國棟,在工作中更加盡心敬業(yè),榮立了三等功。那年我離開部隊時去財務股結算工資和退役費用時,是國棟最后一次為我服務,他細致入微地辦理了所有手續(xù),將十幾萬元現(xiàn)金認真清點后交到了我手中,互致道別后,從此就天各一方。
多年以后,通過《拂曉哨位》我們又有聯(lián)系,閱讀了國棟深情回顧他和他正直善良的舅舅為國防事業(yè)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令人佩服。從部隊轉業(yè)回到老家的國棟,人到中年全家團圓,在新的崗位上繼續(xù)為國家做貢獻,相信國棟有了十幾年軍旅生涯的磨煉,一定會取得好成績。
期待國棟在地方的工作崗位上再傳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