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整理了哲學美學留學院校排名前十相關信息,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更好的大家。
古希臘都有哪些哲學家提出了什么哲學思想和美學觀念...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普羅塔哥拉斯曾宣稱:“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一切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痹撍枷胫芯鸵烟N涵有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的雛形。古希臘人既是高度推崇理性的民族,同時也是高度崇尚美的民族。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就提出一件雕刻、一棟建筑、一只陶罐之所以是美的,其關鍵就在于是否與神的意念溝通。而所謂“神的意念”,實質(zhì)上就是客觀存在的自然規(guī)律。亞里士多德則認為人類的善與美體現(xiàn)為人的符合理性的生活。善與美的統(tǒng)一,是人創(chuàng)造一切事物的根據(jù),也是事物自身應當具備的本質(zhì)。這一命題,實質(zhì)上隱含有功用與形式相統(tǒng)一的設計思想。至于形式美的法則,他歸結(jié)為“秩序、勻斗弊稱與明確”這樣三個方面。在古希臘影響最大的美學觀念就是“美即和諧說”。這一學說敬銷沒由畢達哥拉斯最早提出,其核心就是:美在于合乎理性的和諧,而和諧的基礎在于合乎比例的數(shù)量關系。正是以此觀念為先導,古希臘人發(fā)現(xiàn)了神奇的“黃金分割比”。這一規(guī)律被廣泛運用于當時的各類設亮納計之中,甚至直到今天仍普遍存在于人類的日常生活中。
西方美學家對美的看法和他們的哲學觀點有什么聯(lián)系 -...
在西方美學史與藝術哲學中,形式美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無論是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還是在藝術鑒賞與審美活動中,形式美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里值得認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與藝術之本性相關聯(lián)的?尤其是進入現(xiàn)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經(jīng)典認識論中關于內(nèi)容與形式的改搏一般論述,這種探究對于藝術及其本性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嶄新的意義。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變化1.古希臘:形式作為本質(zhì)古希臘的哲學家與美學家認為,美是形式,傾向于把形式作為美與藝術的本質(zhì)。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看來,藝術產(chǎn)生于數(shù)及其和諧,而這和諧就關涉形式的問題。柏拉圖將具體的美的事物與“美本身”區(qū)分開來,那么,具體的藝術作品作為美的東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賦予和對美本身的摹仿,藝術則是摹仿的摹仿,與真理相隔三層。柏拉圖把形式分為內(nèi)形式與外形式,這里的內(nèi)形式指藝術觀念形態(tài)的形式,它規(guī)定藝術的本源和本質(zhì);而外形式則指摹仿自然萬物的外形,它是藝術的存在狀態(tài)的規(guī)定。亞里士多德認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質(zhì)料”兩種因素,在他看來,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體,由于形式,質(zhì)料才能得以成為某確定的事物。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摹仿是所有藝術樣式的共同屬性,也是藝術與非藝術相區(qū)分的標志。當然不同的藝術樣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樣的。總之,畢達哥拉斯學派、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均認為,形式是萬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臘時期,還用“隱德來?!币庵纲|(zhì)料中的形式。在溫克爾曼看來,形式的美乃是希臘藝術家們的首要目的。在古希臘,關于美與藝術的觀念背后,諸神與理論理性成為思想的規(guī)定性。到了古羅馬時期,實用、功利之風盛行,總體而言,在美學思想上缺乏獨到的成就,雖然在某些方面也有一些進步。2.中世紀:形式的神秘化中世紀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在中世紀,上帝成為美與一切藝術的規(guī)定性,實踐理性成為思想的規(guī)定性,從而與古希臘重視現(xiàn)實生活相區(qū)分。從古代至中世紀,西方美學與藝術哲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學期的美學被納入神學之中,表現(xiàn)為柏拉圖學說、普羅提諾的新柏拉圖主義與基督教思想的結(jié)合。普羅提諾強調(diào)了形式在美的產(chǎn)生過程中的作用。這一點正如克羅齊對他的評論中所說:“那么,被表現(xiàn)為石塊的美不存在于石塊之中,而只存在于對它進行加工的形式之中;所以,當形式完全被印在心靈里時,人工的東西比任何自然的東西都美”。[1]奧古斯丁是中世紀重要的思想家與美學家,他一生的美學思想經(jīng)歷了較大的變化。關于形式美的問題,在扳依基督教以前,奧古斯丁基于亞里士多德的整一性和西塞羅關于美的定義,認為美是整一或和諧,仍然堅持美在形式的傳統(tǒng)觀點。在扳依基督教以后,奧古斯丁從基督教神學的立場來看待美,他認為美的根源在上帝,上帝是美本身,是至美,絕對美,無限美,是美的源泉。他還受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影響,認為現(xiàn)實事物的美即和諧、秩序和整一,而這又歸根結(jié)底是一種數(shù)學關系。美在完善,而完善又基于尺寸、形式與秩序,大有強調(diào)形式之傾向。與奧古斯丁一樣,托馬斯·阿奎那也是從神學出發(fā)來闡發(fā)其美學思想的。關于什么是美的問題,他也認為,美首先在于形式。同時還認為,美是可感的,只涉及形式,無涉內(nèi)容,不關聯(lián)欲念,沒有外在的實用目的。但丁繼承了阿奎那的神學與哲學思想,也接受了其神學美學的基本觀點,認為美在于各部分的秩序、和諧與鮮明??傊@一時期有把形式神秘化的傾向。3.近代:純形式與先驗形式近代美學時期是指從文藝復興延至十九世紀末,真正意義上的美學始于近代。在近代,“形式”已成為美學中的一個獨立的范疇,并自覺地與理性地上升到藝術的本質(zhì)的高度。自文藝復興始,人性得到了復蘇與高揚,理性成為思想的規(guī)定性,這種理性是一種詩意(創(chuàng)造)理性而有別于古希臘的理論理性和中世紀的實踐理性。作為“美學之父”的鮑姆嘉通把美學規(guī)定為感性學,同時他也十分強調(diào)秩序、完整性與完美性。笛卡兒的哲學思想為近代思想奠定基礎,他力圖從主客體的認識關系來把握美。英國的經(jīng)驗主義與大陸的理性主義分別從各自的維度提出美學思想。作為德意志唯心主義美學的奠基人,康德提出并闡發(fā)了他核弊祥的“先驗形式”概念,認為審美無涉利害,與對象的存在和質(zhì)料無關,美基于對象的形式,從此出發(fā),康德把美與崇高相區(qū)分,認為與美基于形式不同,崇高是無形式的,因為它是混亂的、不規(guī)則的與無秩序的。在康德那里,真、卜顫善、美之間有了明晰的分界,藝術也不等同于真理??档聻槲鞣叫问矫缹W的發(fā)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黑格爾認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那么理念作為內(nèi)容,則感性顯現(xiàn)就屬于形式。在黑格爾那里,美的藝術的領域?qū)儆诮^對心靈的領域,而自由是心靈的最高的定性。他說:“按照它的純粹形式的方面來說,自由首先就在于主體對和它自己對立的東西不是外來的,不覺得它是一種界限和局限,而是就在那對立的東西里發(fā)見它自己?!盵2]黑格爾力圖從這種對立中去發(fā)現(xiàn)自由。總之,在近代,西方形式美學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把形式作為純粹的與先驗的方面。這種影響遠遠超出近代經(jīng)驗主義美學關于審美經(jīng)驗和審美意識的思想。4.現(xiàn)代:超越形式回歸存在在現(xiàn)代,存在作為美的規(guī)定性,美學思想在存在之維度與境域上展開。同時西方形式美學又有了新的發(fā)展,如結(jié)構主義美學、分析美學與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等的產(chǎn)生。貝爾認為,一切視覺藝術都必然具有某種共同性質(zhì),沒有它,藝術就不成其為藝術,而藝術的這種“共同的性質(zhì)”,在貝爾看來,就是“有意味的形式”。而真正的藝術在于創(chuàng)造這種“有意味的形式”。這種“有意味的形式”,既不同于純形式,當然貝爾也沒有完全放棄形式,也有別于內(nèi)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格式塔心理學美學的代表阿恩海姆在其《藝術與視知覺》中把美歸結(jié)為某種“力的結(jié)構”,認為組織良好的視覺形式可使人產(chǎn)生*,一個藝術作品的實體就是它的視覺外現(xiàn)形式。以塞尚為代表的后期印象主義藝術既強調(diào)形式感,也看重色彩感?,F(xiàn)代美學傾向于把美看成是情感的形式,但這種觀點也有自身的問題,難免被超越。馬克思的思想無疑屬于現(xiàn)代的,馬克思的美學思想無疑也是現(xiàn)代美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或者說具有現(xiàn)代意義?!榜R克思和其他現(xiàn)代思想家如尼采、海德格爾對于近代思想的叛離是顛覆性的。這在于他們不僅將所謂的理性問題轉(zhuǎn)換成存在問題,而且也給真善美、知意情等一個存在論的基礎,由此認識論、倫理學和美學作為哲學體系的主要部分已失去了其根本意義?!盵3]由此,關于美與藝術的一些根本問題已走出傳統(tǒng)的限制,進入存在領域。5.后現(xiàn)代:形式的解構由現(xiàn)代轉(zhuǎn)向后現(xiàn)代乃是西方思想自身的發(fā)展使然,在這一思想的歷程中,思想的規(guī)定性由存在變成了語言。后現(xiàn)代消解了近現(xiàn)代的審美理念與藝術思想,其思想的根本特征是解構性的,表現(xiàn)為不確定性、零散性、非原則性、無深度性等。如果說,現(xiàn)代美學還在存在境域中關注形式的話,那么后現(xiàn)代主義則堅持強烈的反形式傾向。在利奧塔看來,“后現(xiàn)代應該是一種情形,它不再從完美的形式獲得安慰,不再以相同的品味來集體分離鄉(xiāng)愁的緬懷?!盵4]后現(xiàn)代不再具有超越性,不再對精神、終級關懷、真理、美善之類超越價值感興趣,而是轉(zhuǎn)向開放的、暫定的、離散的、不確定的形式。在后現(xiàn)代思想中,傳統(tǒng)的審美標準與旨趣,不再有不可置疑的意義。藝術與非藝術、美與非美之間也不再有根本性的區(qū)分,從而導致了一種反其道而行之的思想風格,即文化、文學、美學走向了反文化、反文學與反美學,而復制、消費和無深度的平面感正在成為時尚。后現(xiàn)代藝術成為行為與參與的藝術,似乎不再需要審美標準與“藝術合理性”。后現(xiàn)代反對中心性、二元論以及體系化,消解了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美學思想與藝術理論的基本觀點,當然也力圖去解構審美的一切形式規(guī)則。二、形式美所涉及的重要關系從以上的論述可以看出,形式美的問題一直是重要的而又頗具爭議的問題。該問題關涉到與形式相關的一系列問題,這一系列關系及其問題揭示了形式美的一些重要方面,對它們的梳理無疑會有助于深化對形式美及其關聯(lián)的認識。1.形式與質(zhì)料的關系在亞里士多德看來,柏拉圖的理式論不能說明事物的存在,因為柏拉圖的理式與個別事物是相分離的。亞里士多德認為,要說明事物的存在,就必須在現(xiàn)實事物之間尋找原因,而這可歸結(jié)為質(zhì)料、形式二因。所謂的“質(zhì)料因”就是事物的“最初基質(zhì)”,即構成每一事物的原始質(zhì)料,也就是“事物所由形成的原料”,如銅像的銅、泥人的泥等。而“形式因”則是指事物的本質(zhì)規(guī)定。在亞里士多德看來,質(zhì)料是潛能,形式是現(xiàn)實,二者的關系是潛能與現(xiàn)實的關系。形式作為主動的、積極的成因,在質(zhì)料的形式化過程中,給質(zhì)料以規(guī)定,使質(zhì)料成為現(xiàn)實個體。質(zhì)料有待于形式的賦形。在視覺藝術的質(zhì)地美中,形式與質(zhì)料實現(xiàn)了緊密的結(jié)合。一個事物的光滑、粗糙、堅硬、柔軟,只有既基于質(zhì)料,又符合審美的形式要求時才成為美。形式作為事物之本質(zhì)、定義、存在和現(xiàn)實,顯然與作為事物的潛能的質(zhì)料相區(qū)別,但又不可能脫離質(zhì)料而存在。那么,顯然這樣的關系有別于傳統(tǒng)認識論意義上的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系。杜夫海納在美學形式與邏輯形式的比較的基礎上來闡釋美學形式。他認為,在邏輯中,形式不是一個對象的形式,不再與質(zhì)料密切相關。而一種美學的形式永遠應該使質(zhì)料具有形式,與對象密切相關,但這形式自身卻不是對象。但形式與質(zhì)料在生成美的過程中的關聯(lián),仍然是一個十分難解的問題。2.形式與符號的關系在藝術創(chuàng)作與審美活動中,形式與符號也發(fā)生著密切的關聯(lián)??ㄎ鳡柕姆栃问矫缹W集中與典型地表述了與之相關的思想??ㄎ鳡栒J為,人與動物之間的根本區(qū)分在于,動物只能對信號作出條件反射,而只有人才能把信號改造成有意義的符號。在卡西爾看來,科學、藝術、語言與神話等則是不同符號形式的人類文化的方面。符號的一個重要特性在于擺脫直覺當下給予的感性世界。科學基于依托在理性之上的抽象化,而藝術則關注個體性與具體化,因而藝術的符號也應有別于科學符號,它力圖避免概念化與邏輯推理,以此為想象和解釋留下空框。與科學進行的概念式的簡化和推演式的概括不一樣,藝術不窮究事物的性質(zhì)或原因,而是給我們以對事物形式的直觀。卡西爾把作為純粹形式的藝術符號與其它符號形式區(qū)分開來。而在蘇珊·朗格看來,“藝術符號是一種有點特殊的符號,因為雖然它具有符號的某些功能,但并不具有符號的全部功能,尤其是不能像純粹的符號那樣,去代替另一件事物,也不能與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其它事物發(fā)生聯(lián)系?!盵5]這里的問題是,藝術符號與指代符號有何關系?區(qū)分在什么地方?藝術符號又是如何體現(xiàn)美與藝術的形式的呢?這些有待于人們的不斷解答。3.形式與感性的關系在席勒看來,感性沖動與形式?jīng)_動是人固有的天性,感性沖動基于人的感性本性,把人置于時間之中,而形式?jīng)_動來自理性。他進而認為,只有在第三種沖動即游戲沖動之中,人才能恢復完整的人性。黑格爾力圖把感性與美的本質(zhì)關聯(lián)起來,他說:“感性觀照的形式是藝術的特征,因為藝術是用感性形象化的方式把真實呈現(xiàn)于意識,而這感性形象化在它的這種顯現(xiàn)本身里就有一種較高深的意義,同時卻不是超越這感性體現(xiàn)使概念本身以其普遍性相成為可知覺的,因為正是這概念與個別現(xiàn)象的統(tǒng)一才是美的本質(zhì)和通過藝術所進行的美的創(chuàng)造的本質(zhì)?!盵6]然而,黑格爾畢竟還是把美基于理念之上。從19世紀下半葉開始,西方美學思想發(fā)生了顯著而又重要的變化。一直被人們所崇尚的思辯理性主義遭受了普遍懷疑,而人的直觀感性開始得到重視。其實,早在18世紀,德國美學家鮑姆嘉通創(chuàng)建美學學科的時候,就在感性學的意義上關注美的問題。從此之后,形式與感性的關系就一直是美學研究中的重要問題。費希特以來,在審美與藝術研究中,“自下而上”的方法得到了廣泛應用,審美經(jīng)驗受到了重視。實用主義美學家和機能心理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杜威認為,藝術即經(jīng)驗,把美與藝術作為經(jīng)驗的存在來看待,桑塔耶納也是如此。而“格式塔”概念更強調(diào)這種經(jīng)驗的整體性。貝爾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一種“審美的感人的形式?!盵7]盧梭反對所有古典主義和新古典主義傳統(tǒng)的藝術理論,他認為:“藝術并不是對經(jīng)驗世界的描繪或復寫,而是情感和感情的流溢?!盵8]他更重視藝術與情感的關聯(lián)。而形式與感性的關聯(lián)中涉否以及如何涉及情感則是值得注意的問題。三、形式與藝術本性的關聯(lián)形式是美與藝術的內(nèi)在的表征方式,它與藝術本性發(fā)生著深刻的關聯(lián),從而揭示與開顯出藝術與美的存在。從形式美的思想歷程以及關聯(lián)形式的各個方面來看,形式對藝術的規(guī)定存在著難以克服的問題,形式與藝術本性的關聯(lián)是異常復雜的。1.形式作為藝術的規(guī)定及其問題從古到今,關于什么是美?以及藝術的本性是什么的問題一直困繞著歷代的美學家和藝術哲學家。其中主要有以下基本觀點,如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與柏拉圖的摹仿說,認為藝術是對現(xiàn)實的摹仿;康德、席勒認為藝術是自由的游戲;黑格爾更強調(diào)藝術美,認為美是絕對理念的感性顯現(xiàn);列夫·托爾斯泰、克羅齊認為,藝術是情感的表現(xiàn);別林斯基、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藝術是對現(xiàn)實的形象認識;在貝爾那里,藝術基于“有意味的形式”??ㄎ鳡?、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是情感的符號;在弗洛伊德、榮格那里,藝術成為無意識的表現(xiàn);英伽登認為,藝術是多層次的意向性客體等;而馬克思則在生產(chǎn)勞動中來規(guī)定美與藝術。這些觀點,都是對美與藝術思想的豐富,都力圖從各自的角度去揭示藝術的本性。當然,在各個觀點與思想之間,還存在著不少的差異,這本身就說明美與藝術本性的問題的艱難性與復雜性。人們總是通過形式去感受具體事物的,藝術作為美的典型體現(xiàn),其中的藝術美也是感性的,并關切情感。把形式價值擺在審美價值首位的人們認為,那些沒有獲得統(tǒng)一性和形式感的藝術和美是無根基的。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形式創(chuàng)造了差異而這是質(zhì)料所無能為力的,他把美規(guī)定為形式,藝術之為藝術不在質(zhì)料而在形式中。形式已成為美和藝術的規(guī)定和根據(jù),而正是形式使美和藝術成為可能。在談到形式美的規(guī)則時,荷加斯說:“這些規(guī)則就是:適應、多樣、統(tǒng)一、單純、復雜和尺寸——所有這一切都參加美的創(chuàng)造,互相補充,有時互相制約?!盵9]其實,這只是形式美可表征的方面,形式美并不局限于此,似乎還有更深的東西。赫爾德和歌德把美規(guī)定為合規(guī)律的活生生的東西,規(guī)定為生命的形式。進入現(xiàn)代,有別于德意志唯心主義,形式不再由內(nèi)容所決定,內(nèi)容與形式也不再構成真正有意義的問題,形式本身就融貫了所有內(nèi)容的那些因素,形式與內(nèi)容的簡單二分與線性決定本身就是近代經(jīng)典認識論的產(chǎn)物,它制約了對形式的充分揭示。因此,只有走出內(nèi)容與形式的樊籬,才能顯現(xiàn)形式所蘊涵的朦朧的、寬泛的意味,在貝爾看來形式的有意味,這意味不同于內(nèi)容,也有別于思想主題,在這里,題材并不是第一位的了。作為形式要素的節(jié)奏韻律具有的心理意味,蓋格爾說:“對于自我來說,它改變了那可以賦予秩序的東西,使之從一團異已的混亂的東西變成了一種可以被自我把握的東西”[10]鮑??研问郊捌湟馓N相關于美,他說:“現(xiàn)在,我們所努力要說明的問題是,形式上的對稱和具體的意蘊并不是美的兩個異質(zhì)的要素,而只具有抽象和具體之間的那種關系?!盵11]然而,鮑桑葵仍然未走出抽象與具體這樣的經(jīng)典思想與話語框架。形式作為美與藝術的規(guī)定性,也是多元的與多種多樣的。也必然要遇到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和其它思想的挑戰(zhàn)。2.形式與藝術本性關聯(lián)的復雜性形式是藝術本性開顯的不可或缺的東西嗎?形式是如何與藝術本性關聯(lián)的?能否這樣說,形式對藝術本性的揭示在不同的藝術存在那里是通過不同的方式與途徑完成的,如美術主要憑借視覺上的形式美如色彩美、光線美、線條美、質(zhì)地美、結(jié)構美等;而音樂則基于聽覺上的形式美。還有許多其它的門類藝術,以及這些門類之內(nèi)尚有各種各樣的子類,它們所表現(xiàn)的形式美既有共通性,又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真正美的藝術離不開這種形式,這對于許多現(xiàn)代藝術來說也是如此。問題只是在于隨著藝術的變遷,關于什么是形式的看法也在發(fā)生變化,而不一定就是真正地完全取消形式。當然,關于形式究竟是如何與藝術本性發(fā)生關聯(lián)進而揭示藝術本性,存在著巨大的解釋空間。無疑,形式美為人們帶來了情感上的滿足與精神上的享受。相關于藝術本性的形式顯然不是外在的,而是深刻的內(nèi)在化了的。不同的藝術家對待形式的態(tài)度也是不一樣的,“性格急躁的藝術家總是要反抗形式,但是,聰明的藝術家卻使自己的天才適應形式,使這種形式最后成為具有同等自發(fā)性的第二天性,再不然就另創(chuàng)同舊的形式一樣明確的新形式?!盵12]康德就藝術的本性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藝術是通向自由的必由之路。而海德格爾則認為,美和藝術的本性與真理和存在相關。他說:“因此,美屬于真理的自行發(fā)生?!盵13]而藝術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將自身置入作品?!盵14]當然,海德格爾已不在德意志唯心主義與近代認識論的背景上使用“形式”之類的概念了。在海德格爾那里,藝術本性與真理、存在和思想融為一體,這些都是實現(xiàn)自由的前提。而在胡塞爾那里,形式本質(zhì)就區(qū)分于質(zhì)料本質(zhì)。即使海德格爾將形式隱而不現(xiàn),視而不見,形式這幽靈仍然揮之不去,在海德格爾對凡·高的油畫《農(nóng)鞋》的解讀中就沒有形式的東西嗎?或是海德格爾換了話語?海德格爾對美與藝術本性的揭示無疑是深刻的,極有啟發(fā)性的。當然,真正的形式也并不是單純與簡單的摹仿,正如黑格爾所說:“因此,藝術的目的一定不在對現(xiàn)實的單純的形式的摹仿,這種摹仿在一切情況下都只能產(chǎn)生技巧方面的巧戲法,而不能產(chǎn)生藝術作品。”[15]不同的形式通過藝術作品對藝術本性的揭示既是多元的,又是獨特的,不具有簡單的可比性。因此,我們常說出色的藝術作品都是唯一的,具有不可替代性。馬克思在論及美與藝術時,更看重人的內(nèi)在固有的尺度和其他物種的尺度的統(tǒng)一。在馬克思那里,“于是美的規(guī)律就是人的規(guī)律,即有意識的生命活動。”[16]伽達默爾把美學作為解釋學的組成部分,基于藝術本文的開放性和生成性,伽達默爾堅持藝術闡釋的多元性與無限性。杜夫海納認為:“因此,意義內(nèi)在于形式?!盵17]審美中并非所有的形式都是美的,他認為:“然而,審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動時才是美的?!盵18]在接受美學看來,對作品意義的尋求與解讀的不斷賦意是分不開的。盡管如此,對形式與藝術本性的關聯(lián)的揭示仍然是艱難無比的,這一點謝林早就表達過類似的感慨,他說:“在這樣的實踐藝術家的時代,除寥寥無幾的個別者,對藝術的本質(zhì)毫無所知,因為他們通常不能企及藝術理念和美?!盵19]貝爾廷力圖從藝術史中去揭示藝術的形式與藝術自身的內(nèi)在關聯(lián),他說:“相對來說,在藝術最純粹形式上的風格史已從歷史的解釋中清除了所有的那些外在的因素以及最初并不屬于藝術的條件?!盵20]藝術史就是永無止境的對藝術本性探求的歷程,也許在現(xiàn)代與后現(xiàn)代的許多理論看來,這種探求是無意義的。針對把形式理解為諸種要素構成的總體關系排列的說法和“形式”概念的混亂,布洛克認為:“然而美學中出現(xiàn)的‘*’卻遠遠不是上面的意思。事實上,‘形式’一詞被人們用到各個不同的場合,分別支撐著各種不同的藝術理論。”[21]形式與藝術本性相關聯(lián)的復雜過程,也是形式多元化的過程,而“形式概念的多元化本身就是形式美學繁榮的主要標志。幫我找中國前十名哲學系最好的大學,并切資料盡量詳...
具體的招生計劃每年都不一樣,這個要你自己去查. 至于你說的排名,問的很籠統(tǒng),哲學八個專業(yè),你想要哪個排名? 一.2007中國大學哲學20強名單 排名 等級 校 名 1 A++ 北京大學 2 A++ 中國人民大學 3 A++ 南京大學 4 A+ 復旦大學 5 A+ 武漢大學 6 A 清華大學 7 A 中山大學 8 A 北京師范大學 9 A 吉林大學 10 A 山西大學 11 B+ 南開大學 12 B+ 四川大學 13 B+ 山東大學 14 B+ 浙江大學 15 B+ 華中科技大學 16 B 華東師范大學 17 B 廈門大學 18 B 黑龍江大學 19 C+ 湖南師范大學 20 C+ 南京師范大學 二.2006年中國大學研究生院哲學專業(yè)排名 2006中國大學研究生院哲學8個二級學科排名 1、馬克思主義哲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1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南京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吉林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華中科技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中山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北京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復旦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南開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9 北京激彎師明余悶范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10 武漢大學 A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黑龍江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蘇州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首都師范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西安交通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華中師范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上海財經(jīng)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華僑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山西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浙江大學 B+ 010101馬克思主義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中國哲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2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北京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山東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復旦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南京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北京師范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華東師范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中山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武漢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9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開大學 B+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廈門大學 B+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陜西師范大學 B+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上海師范大學 B+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蘇州大學 B+ 010102中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外國哲學排名 學科代碼毀謹:010103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復旦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北京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浙江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武漢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山東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北京師范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京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湖南師范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華東師范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山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山西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開大學 B+ 010103外國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邏輯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4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中山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北京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南京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南開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復旦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武漢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山西大學 A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北京師范大學 B+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浙江大學 B+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西南大學 B+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華南師范大學 B+ 010104邏輯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倫理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5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中南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湖南師范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清華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東南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武漢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中山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南京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9 北京大學 A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復旦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京師范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北京師范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山西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湖北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開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浙江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山東大學 B+ 010105倫理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美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6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武漢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北京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南京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復旦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北京師范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中山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山西大學 A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開大學 B+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浙江大學 B+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山東大學 B+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吉林大學 B+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黑龍江大學 B+ 010106美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宗教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7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四川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北京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中國人民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武漢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南京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中央民族大學 A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復旦大學 B+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山大學 B+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北京師范大學 B+ 010107宗教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中國哲學排名 學科代碼:010108 排名 校名 等級 二級學科 一級學科 學科門 1 山西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2 清華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3 南京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4 復旦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5 北京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6 吉林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7 東北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8 武漢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9 華南師范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10 廈門大學 A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國人民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浙江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華中科技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東南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北京師范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中山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大連理工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南開大學 B+ 010108科學技術哲學 010100哲學 01哲學 二級學科排名使用名次加等級的方式排列;B+級及其以下相同等級排名不分先后。等級共分11個:A++級、A+級、A級、B+級、B級、C+級、C級、D+級、D級、E+級、E級。更高的級別意味著更高的學術水平。 其他的也找不到那么全,你最好上心儀的院校網(wǎng)站上去找!美學,哲學,思維,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美學,哲學,思維,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美學是哲學下的一個分支,國內(nèi)最流行的說法,哲學研究真、善、美,對應的分支學科就是科技哲學、倫理學、美學。 思維和美學、哲學不在同一個層次,沒有直接的關系。思維是人的一種能力,是對各種結(jié)構化的思想方式的統(tǒng)稱。 哲學很少直接討論念鎮(zhèn)昌“思維”這個概念,國內(nèi)流行這個詞,應該是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誤解的結(jié)果。因為馬克思主義講“思維”和“物質(zhì)”哪個在先的問題。 其實馬克思不關心存在的問題。是國內(nèi)搞馬克思基本原理的學者硬挖出來把它放大了
請問美學、 哲學、 思維、 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美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 思維指導語言來鑄造美,形成理論之后,就是美學。 思維美不美,無從考察,但是語言美不美可以通過方方面面考察出來。 思維可以影響到語言,語言可以影響到美,影響之后形成專門的理論就成了哲學。 按我這樣分析,是一個發(fā)展的關系。
美學,哲學,思維,三者之間是什么關
哲學是講沒有敵人,白天和黑天不共戴天,但是它倆誰也離不開誰,有一個死了,那個也死,所以對立統(tǒng)一是底線,獨霸一方不存在。 美學是任何東西都是仔扒美的,毒蛇野獸也是美的。獅子也知道愛護自己的崽子,喂奶,親它,這不是人類獨有的,野獸毒蛇也有,因為人類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母親無私的,是最美的,所以毒蛇野獸也是最美的。 你有什么樣的本質(zhì),就會有什么樣的思維,你是壞人,那么你就只看自己家的孩子可愛,看別人的孩子不可愛,
心理學和哲學 以及宗教,他們?nèi)咧g是什么關系 ?
哲學是人類對自我和世界的感官和認知。這是自從人類起源以來就不斷摸索的以及對自我的問詢。宗教是人類對于自然的敬畏和一種精神上的信仰和寄托,埃及、印度河流域和我國以及一些長江流域是宗教起源較早的地方。心理學是人類對自我更深層次的探究與認識。只有當自我了解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便有了心理學。答案好教育(HaojiaOyu.Net)提醒您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
哲學與科學之間是什么關系
1、科學與哲學的關系。 科學尤其是自然科學與哲學是的關系是具體和一般,實踐和理論的關系。二者互為聯(lián)絡,互相促進。研究科學離不開哲學的思維、判斷、與邏輯,研究哲學也要以科學為基礎,二者是不同的學科,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絡。 2、科學與哲學關系的具體表現(xiàn)。 第一、自然科學是哲學發(fā)展的基礎。早期的哲學家研究的物件是自然,探討的問題是什么是萬物的本原,宇宙萬物是如何從本原產(chǎn)生變化而成的。哲學在以前是人們?yōu)榱搜芯孔匀豢茖W而分離出來的。哲學最先是被判斷成自然科學的,但是由于科學的發(fā)展,逐漸被自然科學分離出來 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所以,以前西方的自然科學家許多都是哲學家。 第二、自然科學的發(fā)展具有深刻的哲學淵源。任何一門自然科學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哲學.必然受著哲學思想的支配和制約。特別是古代社會,哲學與自然科學尚未徹底分開之時,顯得尤為密切。中醫(yī)學屬于古代自然科學范疇,其理論體系始終沒有脫離古代自然哲學。中醫(yī)學以中國古代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fā)的辯證法思想,即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構建其理論體系。氣一元論和陰陽五行學說不僅為中醫(yī)學提供了樸素的唯物辯證的自然觀和生命觀,并確立了中醫(yī)學的整體的研究方法,使中醫(yī)學以聯(lián)絡的、發(fā)展的、全面的觀點去認識自然、認識生命,藉以闡明人與自然、生命本質(zhì)、健康與疾病等。中醫(yī)學運用哲學的概念和范疇,去觀察事物,藉以闡明中醫(yī)學中的一系列問題,并貫穿于中醫(yī)學理論體旅含系的各個方面,使之成為中醫(yī)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yī)學雖然來自長期的經(jīng)驗積累,但并沒有像其他經(jīng)驗科學而被科學實驗方法所淘汰,其根本原因在于中醫(yī)學理論充滿了樸素的唯物論和自發(fā)的辯證法思想。 第三、自然科學不斷豐富和推動哲學的發(fā)展。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這些哲學概念和范疇通過中醫(yī)學的診療實踐,得到了探索、驗證和深化,從而又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古代哲學理論。 古代哲學以“氣分陰陽”的理論來闡釋宇宙萬物世界的“氣化”規(guī)律與過程,實際上是把氣兩分為陰氣與陽氣以說明氣的兩種不同趨勢和作用,進而以陰陽二氣的運動來闡釋宇宙萬物生成和變化的終極原因與規(guī)律。中醫(yī)學在哲學科學化的過程中繼承了這一合理核心,以此闡釋人體的氣化規(guī)律與過程。廣義上講,在人一身之氣中,具有溫煦、推動、興奮、升發(fā)等作用的陽氣與具有涼潤、寧靜、抑制、沉降等作用的陰氣在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中升降出人、交感合和。具體體現(xiàn)在各個層次的氣中,如元氣、宗氣、營氣、衛(wèi)氣、臟腑之氣等皆可陰陽兩分且合和,如元陰與元陽的協(xié)調(diào)共濟、宗氣之陽的上走息道與宗氣之陰的下蓄丹田、臟腑之陰陽二氣的調(diào)控沖和等。這些氣之間如元氣與宗氣、營氣與衛(wèi)氣、臟氣與腑氣等也相互構成陰陽關系的交感與平衡。陰陽二氣的升降出人、交感氣氛、相摩相蕩的運動,推動、調(diào)控、維系著人體的生命活動。 與古代哲學類似,中醫(yī)學“氣分陰陽”理論的最大的意義在于:在氣為人體調(diào)控之本的基礎上進一步體現(xiàn)了人體之氣的調(diào)控之道,即氣是如何推動、調(diào)節(jié)、維系人體生命活動變化的,以及遵從的規(guī)律是什么;即生之本,本于陰陽,而陰陽之和,本于陰陽二氣。古代哲學氣分陰陽,陰陽和則萬物生化的辨證思想精華在中醫(yī)學得到充分合理的繼承與應用。 因此,中醫(yī)是古代哲學科學化的產(chǎn)物之一,又通過其科學哲學化不斷豐富和充實古典哲學的內(nèi)容并推動了古典哲學的發(fā)展。 第四、哲學為自然科學提供邏輯范疇。范疇是人的思維對客觀事物本質(zhì)的概括的反映。各門學科都有自己的一些基本范疇。邏輯范疇是思維反映客觀世界辯證運動不可缺少的思維方式,是對各門科學的基本范疇的進一步概括和綜合。邏輯范疇與各門具體學科的范疇是一般與個別的關系。邏輯范疇是范疇中的一般,它概括了思維領域中一切現(xiàn)象和過程共同的東西,反映了客觀世界最普遍的關系。 第五、自然觀為科學理論的建構提供某種契機,能夠作為科學問題產(chǎn)生的起點。自然觀就是對自然界的總的看法。是世界觀的組成部分。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與辨證唯物主義歷史觀一起組成了哲學。在科學認識過程中科學理論的形成是探索性活動,它從提出科學問題開始。科學問題是一定時代的科學認識主體在當時的知識背景下提出的、關于科學知識和科學實踐中需要解決而又未能解決的矛盾。確定了問題就確定了求解目標,預設了求解范圍和方法。問題的恰當變換常常能開辟新的思路。問題的提出是科學認識形成過程的核心。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也就使科學認識不斷的發(fā)展。在科學研究中,如果沒有問題,科學也就停滯不前了??茖W認識從問題開始與“認識來源與實踐”并不矛盾,它們實質(zhì)上是統(tǒng)一的。因為問題也是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只是前者突出了問題是認識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科學問題的主要來源是科學事實與已有理論之間的矛盾、理論自身的非自洽性、不同理論之間的分歧、已有生產(chǎn)技術手段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等。具有知識背景的時代性性、認識物件的客觀性、提出和認可的主體性特點??茖W問題的提出必須在系統(tǒng)自然觀和生態(tài)自然觀的指導下,堅持實踐的觀點,運用經(jīng)驗與理性相結(jié)合的方法,沿著科學哲學的規(guī)范方向與實證方向,深入地闡明了科學理論的本質(zhì)特征、形成、檢驗與發(fā)展等問題。 第六、自然觀為科學理論的建構提供總的藍圖和哲學背景,這種藍圖或核心思想為科學理論的形成提供重要思路,具有關鍵性的啟示作用。調(diào)查一下科學理論,簡直所有的科學理論都包含自然觀背景。伽利略的運動學理論和自由落體定律,其自然觀背景是:整個自然界是由少數(shù)幾種基本型別的物理實體所組成的,這些物理實體是依照少數(shù)相當簡單的數(shù)學定律相互作用的;牛頓運動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派生的許多運動定理的自然觀背景是:宇宙是由微粒所構成的質(zhì)點組成的,它們通過隨距離改動所產(chǎn)生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而相互作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物理學的自然觀背景則是:自然界是由唯一的統(tǒng)一場所組成的。又如,思格斯依據(jù)19世紀的科學成就提出了“生命是整個自然界的結(jié)果”和“生命來源必然是通過化學論文代發(fā)的途徑實現(xiàn)的”思想,這實際上是一種自然觀的命題。這一命題后來為蘇聯(lián)科學家奧巴林建立生命來源的理論提供了重要思路。奧巴林在恩格斯這種自然觀的啟示下,綜合了20世紀初天文學、地質(zhì)學、化學和生物學的成就,詳細提出了生命來源的化學演化過程的三個階段,即從無機碳化物到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從簡單的有機物到復雜的有機物如蛋白質(zhì)和核酸;從蛋白質(zhì)和核酸到具有新陳代謝功用的多分子體系。 由此可見,哲學起源于研究宇宙的本原,發(fā)展到研究人與動物、社會與自然關系。哲學的發(fā)展來源于自然科學,也離不開自然科學,反過來服務與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地發(fā)展,離不開哲學,離不開哲學的方式方法,離不開哲學的智慧。人們運用哲學的邏輯思維、辨證方法來研究自然科學,發(fā)展自然科學。 因此,優(yōu)越的哲學思想會導致自然科學的重大突破;自然科學的發(fā)展也伴隨著哲學思想的升華。作為一名自然科學領域的研究生,應該自覺學習先進的哲學思想,提高自身的哲學素養(yǎng),為自然科學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另外,學習先進的哲學思想,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等也很有幫助,對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質(zhì)具有重要意義。
MasterCard、Maestro、Cirrus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他們都是MasterCard公司旗下的 有這些品牌一方面是品牌多源化的結(jié)果 三者有不同的區(qū)別 也可以說是分工的不同 MasterCard多半是信用卡 他的受理面也是最廣的 Maestro、Cirrus多半是借記卡 能受理他們的肯定可以用MasterCard 反之不是
哲學與物理學之間是什么關系
物理學原來就叫做自然哲學。牛頓的物理鉅著就叫《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lenovo,thinkpad,IBM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上盤酸菜先...呵呵,玩笑了 L是I的新東家;T是I的原裝附屬名;T是L新臉面
mono unity Xamarin 這三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1、Mono: .是微軟出的標準。如果站在Mono的角度來說,這套標準能規(guī)定編譯器產(chǎn)生一些符合一定條件的檔案出來,這些中間檔案最后在目標平臺上被解析成跟機器相關的東西。問題是,開始只有Windows上才能執(zhí)行.標準的程式碼。因為其他如Linux之類的機器上沒有相應的基礎庫和相關的執(zhí)行檔案來解析這種標準下的東西。所以,就產(chǎn)生了Mono。Mono的目標是在盡可能多的平臺上使.標準的東西能正常執(zhí)行的一套工具,叫framework也好,叫庫也好,核心在于“跨平臺的讓.程式碼能執(zhí)行起來“。 目前來說,Mono支援這么多的平臺: Operating Systems Linux Mac OS X, iPhone OS Sun Solaris BSD - OpenBSD, FreeBSD, NetBSD Microsoft Windows Nintendo Wii Sony PlayStation 3 支援這么多的語言: 1.1 C# 1.2 F# 1.3 Java 1.4 Scala 1.5 Boo 1.6 Nemerle 1.7 Visual Basic.NET 1.8 Python 1.9 JavaScript 1.10 Oberon 1.11 PHP 1.12 Object Pascal 1.13 LUA 1.14 Cobra 1.15 Other languages 看到上面的Boo和C#和JavaScript了,就是Unity目前選用的三種語言。 其他參考: Mono Project (由Novell公司主持)_中文C#技術站 2、Unity: 這是一個3D引擎,用來給行業(yè)(游戲、教育、模擬等需要大量使用三維數(shù)字表現(xiàn)的地方)快速的*互動式的3D數(shù)字產(chǎn)品(主要是3d游戲)的工具。在用到程式設計的地方,Unity采用C#、JavaScript(官方可能叫UnityScript)、Boo,這些語言的編譯支援需要上面的Mono的支援。Unity預設的開發(fā)IDE,也是Mono提供的MonoDevelop。Unity的跨平臺能力,主要是架構在Mono這個基礎上。 3、Xamarin 跟Mono有千絲萬縷的關系,Mono現(xiàn)在就應該是它贊助的。跟Mono之間的關系在我了解的資料上,是“Mono是開源的,商業(yè)化的Mono就是Xamarin”,但是這句話可能不對,好教育(HaojiaOyu.Net)提醒您以上內(nèi)容僅供參考。
中國前十位大學排名
北京大學 北大創(chuàng)立于1898年,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中國第一個以大學命名建立的學校。北京大學起初名為京師大學堂,它的成立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開始, 是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top100中排名第一的8星級大學,屬于世界級一流大學,同時也是中國最美大學之一。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始建于1911年,前身是清華學堂。最初是清*設立的設立游美學務處,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在1928年再次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屬于世界一流大學,也是中國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大學。在本次排名評分99.58,位居全國第二。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Zhejiang University),簡稱“浙大”,坐落于“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chuàng)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chuàng)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 截至2016年12月,學校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舟山、海寧7個校區(qū),占地面積約6398.52畝,校舍建筑面積約257.6萬㎡,圖書館藏書693.5萬冊。學校有7個學部,36個專業(yè)學院(系),2個中外合作辦學學院,7家附屬醫(yī)院。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1個。全日制在校學生48762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5092人,博士研究生9537人;留學生6237人,其中學位生3498人 復旦大學 復旦大學創(chuàng)建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創(chuàng)始人為中國知名教育家馬相伯。復旦也是中國人自主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為國父孫中山。在本次排名中以82.17分位居中國第四,屬于七星級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始建于1937年,前身是陜北公學,1950年正式開學,成為了新中國第一所新型正規(guī)大學。該大學占地面積達到230余萬平方米, 館藏紙質(zhì)圖書392萬冊、電子圖書297萬種,并有81個本科專業(yè),專任教師1846人、全日制在校生24778人。 中國人民大學在本次校友會排名中以81.51的分數(shù)位居第五,屬于8星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創(chuàng)建于1896年,原名南洋公學,是中國高等教育的多個源頭之一,也是中國最早設立電機科系的高等學校。2005年,學校與原上海第二則慶醫(yī)科大學合并為新的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大學 武漢大學,簡稱武大,創(chuàng)立歷史可以追述到清朝末期1893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奏請清*創(chuàng)辦的自強學堂,是近代中國建立最早的國立大學。1928年定名國立武漢大學,是民國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后更名武漢大學并一直沿用至今。 武漢大學不僅教育環(huán)境良好,還是一所集中國著名風景旅游目的地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學校坐擁珞珈山,環(huán)繞東湖水,占地面積5187畝,建筑面積262萬平方米。作遲盯物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其中西合璧的宮殿式建筑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xiàn)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筑的佳作與典范,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大學校園。武大櫻花約在每年3月下旬開放。 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創(chuàng)辦于1902年,是中國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祥地之一,其學脈可追溯自孫吳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學,近代校史肇始于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范學堂,此后歷經(jīng)多次變遷。同時也是哈佛大學白碧德主義影響下的中國“學衡派”的雅集地,被譽為“中國科學社的大本營和科學發(fā)展的主要基地”,是“985工程”首批九所高水平大學中唯一未合并其他院校的高校,堅持“內(nèi)涵發(fā)展”,贏得社會“中國最溫和的大學”之美譽。 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在1924年創(chuàng)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tǒng)。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jīng)成為一所國內(nèi)一流、國際知名的現(xiàn)代綜合性大學?,F(xiàn)由廣州校區(qū)、珠海校區(qū)、深圳校區(qū)三個校區(qū)、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y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qū)W術重鎮(zhèn)。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始建于1946年,是中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簡稱吉大。吉林大學前身是東北行政學院,1950年更名為東北人民大學。校內(nèi)開設124個本科專業(yè),全日制學生69196人,其中研究生24202人,留學生1404人。 作為中國目前辦學規(guī)模最大的高等學府,吉林大學涵蓋全部13大學科門類,成為在國家和區(qū)域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質(zhì)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高水平科學研究和成果轉(zhuǎn)化、高質(zhì)量社會服務、先進文化引領的重碼液要基地。以上就是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給大家?guī)淼恼軐W美學留學院校排名前十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