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僅是我國的首都,也是各大一線城市中的“領頭羊”。現在的很多二三線城市的發(fā)展,可能和10年前的北京“不相上下”。
北京這樣的大城市,不僅在經濟上遙遙領先,在學生的教育問題上,也是引領著“潮流”。其實,越發(fā)達的城市,學生們的視野越開闊,家長能提供的教育資源也越優(yōu)質。
學生的競爭也會更加的激烈,同時伴著更加嚴重的“內卷”。近幾年,取消中考的呼聲很高,人大代表甘華田也提出了實行小學到初中“十年制”的基礎義務教育。
這確實是一個緩解“教育焦慮”的良策,但是并沒有得到教育部門的認可。原因主要還是根據我國目前國情來看,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取消中考”或將成趨勢,北京已有學校打開先河,新生登記入學雖說“雙減”政策的實行,緩解了學生們的壓力,但是面對即將升學的中學生而言,反而并沒有太大作用,家長和學生,還是會卯足了勁的去迎接中考。
畢竟中考也是學生學業(yè)生涯的一道“分水嶺”,大多數的學生還是不希望自己成為沒能考上高中被淘汰的那50%。初三學生之間的內卷,還是存在的。
這樣的局面,其實并不是教育的本質,“應試教育”并不被提倡。為此,“取消中考”也開始實行,北京東城區(qū)、西城區(qū)的5高中已經在試行。
初中生畢業(yè)后,進入高中實行“登記入學”。學生們不需要再向之前一樣,憑借著考試成績入學,只要學生符合該校的報名條件,就可以登記報名。
只要報名人數少于計劃人數,這些報名的學生都會被錄取。如果報名人數超出了計劃的范圍,最終的決定權在學校手中,由學校決定哪些學生可以被錄取。
家長可以理解為是“搖號”上高中,試點的這幾所高中,都是當地的普通高中,對學生的入學影響不算很大。但既然“先河”已經打通,保不準日后全國普及。
假如中考被取消,學生的入學依據會是什么,家長要早做打算如果這一政策在全國運行,中考取消后,重點高中報名學生人數依舊會“爆滿”。那么重點高中的招生依據會是什么呢?什么樣的學生是學校愿意接收的呢?
有人認為,最終的考核依據,是學生們平時的考試成績。只是把中考這一次考試,分成了很多次小型考試。每一次的期末考試,都是未來升學的基礎條件。
也有家長認為,對學生平時的綜合素質評價,才是最主要的招錄依據。把學生綜合素質分為ABCD幾個不同的層次,重點高中的招生條件,基本是在B級以上的。
而綜合素質能力范圍也被拓寬了,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實踐能力,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方面發(fā)展。
例如“5 2”課后延時服務,不少學校就在培養(yǎng)學生除文化課之外的技能。學生們能在學校中獲得更多的快樂時光,不斷豐富自身。
而筆者認為,無論是學區(qū)房,還是劃片區(qū)搖號,或者是登記上高中,只高考沒有取消,大學的錄入方式還是沒有發(fā)生變化的那么考試成績,依舊是考察學生最主要的條件。
無論是否取消中考,學生都不能停下學習的步伐,不能為學習而學習中考和高考,都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次大型考試。這次考試后,不同的學生也有了不同的生活。學生和家長,也會將考試,作為衡量學生標準的一把尺子。
其實不只是的中考和高考,學生們平時的考試,也會按照成績高低進行排名。這也會讓學生認為,是在為了考試而考試,誤解了考試的真正意義。
考試是對學生某一段學習的檢驗,是讓學生找到自身不足,查缺補漏的最好的方式。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應該放輕松,這樣才能有效“吸收”。
如果像“熊瞎子撿苞米”一樣,一次考試考完了,上次學的東西就拋到了腦后,既不總結也不復習,那考試的意義也就失去了,學生的成績也很難得到提升。
筆者寄語:比你優(yōu)秀的人還在努力,比你差的人還沒放棄,你有何理由要自甘墮落呢?學生們要快樂、自信地去接迎接每一天。
【話題】你認為中考應該取消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