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公山路到長興路。這個地方的湖畔之光在這里打了個褶,舒展出蚌埠獨有的水韻“江南味”。
張公山路延至長興路,這一帶聚集了張公山公園、蚌埠電視大學、機械工業(yè)第一設計研究院,它的書寫有關未來有關生活。
GIF
但是每逢夏天傍晚像雞蛋黃顏色的云彩,爬滿青藤的老舊居民樓,又不斷提醒著人們對過往的幻想。
三岔路口將這里一分為二,它既通往張公山路的車水馬龍,也通向長興路市井煙火的活色生香。
無論是老城西人還是其他人,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最合適的打開方式。
沿著張公山路一直走,兩側蔥郁的大樹為這條小路遮擋了些許陽光帶來一絲清涼。
離張公山路最近的一個購物廣場這里了,與老區(qū)不同的是這里高樓林立,車水馬龍。
但日出夜伏的都市節(jié)奏,使得每個人都是擦肩而過,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可是日漸疏離;尖銳哨鳴的尾聲,終有緩慢暫停的休止符,似乎在休止符備有一種叫做:人情味的東西。
里面囊括了生活用品和服裝配飾,還有孩子游玩的娛樂小天地。看似不太大的小商場也容納了不少商家,可能逛著逛著你就找不到上一家店在哪了。
GIF
來到張公山路的第一個三岔路口拐個彎,蚌埠電視大學映入眼簾。 作為安徽廣播電視大學蚌埠分校,創(chuàng)建于1979年,2007年4月蚌埠學院正式建校,系省市共管的普通本科院校,電大隸屬于蚌埠學院。
有著傲人優(yōu)勢的地理環(huán)境,毗鄰國家AAAA風景區(qū)張公山公園,依山傍水,環(huán)境優(yōu)美,交通便捷。
往前走便是張公山賓館,有著南依風景秀麗的張公山公園,東鄰碧波蕩漾的張公山湖,幽雅的湖光山色與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現(xiàn)代氣息的張公山賓館融成一體,客舒亭臺、古塔湖光,構成一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山水畫。
路窄,六七層的舊樓林立,凌亂交錯的電線在空中糾纏,填滿路的小道。路盡頭,長興路幾乎毫無掩飾,闖入鏡頭。
延伸的兩邊都是藏在這條路上的私房菜,對于生活在這里的人來說長興路是他們味蕾的眷戀。多少人在這里吃到了人生中第一籠金山大包。
同時,這樣的場景也不少見:熱氣騰騰的包子香氣撲鼻,吧咂嘴顧不上燙就咬上一口。
GIF
沿著長興路往西走,你會發(fā)現(xiàn)時間與光在長興路的墻上做幻片游戲。晴天,雨天,黃昏,深夜,都是不一樣的美感。幸運的話,還能抓拍到鳥群掠過老街與長興路交匯的天空。
GIF
走在長興路的街頭,你可以沉沁在慢節(jié)奏的市井生活中,也能轉個彎就到霓虹交錯、車水馬龍的路上。
這里還有著蚌埠機械工業(yè)第一設計研究院,坐落在生活區(qū)的這樣一棟樓配上這幾個字格外顯眼。樓面有些歷史的痕跡,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反而覺得有不一樣的感覺。
蚌埠是個"戀舊"的城市,也是個新舊交替的城市,斑駁的住樓身后是一棟棟拔起而起的新住群,抬頭的時候,還會看到一捆糾結在一起的電線,似乎在訴說著這個地方一點一滴的變化。
穿過馬路對面,美食就在眼前映入。古老的居民樓掩映在綠蔭的樹蔭中,過濾掉路邊的喧囂,給一切換上了柔焦的鏡頭。
每天早上都要吃的洪氏燒餅,在每一個忙碌的早上為牙祭做了貢獻。
藏在角落里的一間小門店,是日夜思念的“心靈雞湯”,是溫暖的地方?;蛟S是因為食材好喝,或許是因為價格適中。
在往前走,你又會被長興路的美食所吸引。陳年風華太抽象,煙火情懷最可親。這里是住在這附近人的美食聚集地。
時隔6年再次來到這里,發(fā)現(xiàn)這家牛奶屋還在同樣的位置賣著同樣的東西,不由感嘆,時間真的過得真的很快,很多你覺得不會再見的人、不會再去的地方多年之后因為某種原因再次前往,而此時你發(fā)現(xiàn)那些人和店還在,總有些許驚奇和內心的感慨。
蚌埠是個美食眾多的城市,蚌埠的小吃圍起來可繞城市一圈,蔑匠街、金街、交通三巷步行街、緯二路小吃街…可是有個小吃街,Size超大、People超多、排隊超長Ta就是:張公山美食廣場。
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以跑跑跑的小步伐跑向開心水晶涼皮,繼6年前吃過再沒來到這里,再次吃到別提多開心。
GIF
除了涼皮,他家還有米線、砂鍋、炒飯、臭豆腐,感興趣的可以替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嘗嘗。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玉尚壽司、少德炸雞、張記醬肉、豆腐腦、牛肉盒、雞柳等。對于減肥的人來說,即使抱著高熱量的卡路里愧疚之心也要吃吃吃。
遍布蚌埠的大刀面皮也是值得打卡美食之一,炎熱的夏季怎么可以少一碗涼涼滑滑的面皮,面筋、黃瓜絲、辣椒油、花生碎配料都是滿盆滿盆的。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去的時候門店里擠滿了人,一大桌的涼皮很快就賣完了。
出了美食廣場的門,站在長興路口,對面林立的小樓還帶著歷史的余溫。
時光劃過歷史長河,而在這個熱鬧、呱躁、的老路上,曾氤氳著無數(shù)人的青(生)春(活)氣息。
來源:蚌埠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