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為大家?guī)砹四膫€電影專業(yè)大學 和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yè)有哪些?,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電影專業(yè)考研,推薦哪個學校?
現在出了專碩,所以不少學校理論和實踐都分開了。就比如你剛剛考過的上海大學,如果你考的是學術型的,那復試的時候老師基本不會注重你的個人作品的。至于推薦學校的話,上大睜答電影學確謹早緩實很火,尤其是這兩年,復試分數線很高,考錄比也很高。如果降檔次的話,南師大、福師大、首師大(影視文學)、山東師范這些都可以。另外,告訴你幾個難度比較大的,僅作參考:北電、北師大、北大、北廣、上大,西南大學這兩年進步也很大。這幾個難度都不小,如果想穩(wěn)一點的話,這幾個謹慎選擇。并且,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信心,選定一個目標祥模之后就不要再變,無論周圍人說什么好與不好,難于不難,自己要堅定,然后努力復習,成功的幾率就很大了。加油!全中國哪所大學的電影專業(yè)最好?
北京大學鬧凳神藝術學系(藝術學院正在籌建之中)現設3個本科專業(yè)、3個碩士專業(yè)和1個博士專業(yè),即影視編導本科專業(yè),藝術學專業(yè)輔修本科,文化藝術管理專業(yè)本科;藝術學專業(yè)碩士點、電影學專業(yè)碩士點、美術學專業(yè)碩士點;藝術學專業(yè)博士點。此外,藝術學系還從1998年起,陸續(xù)開始文化藝術管理、古代藝術品鑒定、文化經紀人、媒介經營管理、美術管理等方向的研究生課程進修班。藝術學系將依托北京大學雄厚的人文學科優(yōu)勢,力爭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理論素質和實踐技能相結合的,寬口徑、復合型的高層次人才。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于1997年4月宣告成立,這標志著北大藝術教育和藝術學研究在北大揭開了一頁新的歷史篇章。 藝術學系設四個教研室: 藝術學教研室、美術學教研室、音樂學教研室、影視學教研室。 設有四個研究所:文化產業(yè)研究所、書法研究所、京昆藝術研究所、戲劇研究所、電視研究中心等。 藝術學系還設有數字影像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和圖書音像資料室。目前,藝術學系建設成一座較大規(guī)模的圖書音像資料館,國內最大的數字電影研究資料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還負責管理和輔導北京大學學生藝術團的工作。北大學生藝術團包括學生合唱團、學生管弦樂團、學生舞蹈團、學生民樂團等,近年來曾多次應邀出訪美國、西班牙、新加坡等國并在國際比賽中獲獎。藝術學習將努力把北京大學藝術團建設液虧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大學生藝術團體,推動校園文化建設,并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和國際文化交流中發(fā)揮作用。藝術學系還先后聘請一批海內外著名的學者和藝術家擔任*教授或客座教授。 北大藝術學系致力于以下互相聯(lián)系的四項目標:一, 向全體大學生進行藝術教育,使他們具有較豐富的藝術知識,同時具有較高的趣味、格調和鑒賞力,從而成為有相當藝術修養(yǎng)的人才; 二, 培養(yǎng)一批藝術教育、藝術評論、藝術實踐和藝術研究的專門人才(包括一批藝術研究的高級人才),這些人才應在理論基礎、專業(yè)訓練、綜合素質等三個方面都達到較高要求; 三, 積極組織基礎藝術理論、各門類藝術、比較藝術和美育等方面的學術研究,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為創(chuàng)建具有國際水準和中國特色的藝術學作出自己的貢獻; 四, 通過面向社會的藝術教育、藝術評論,以及在藝術產業(yè)、藝術科技、廣告產業(yè)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和社會注意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最快將于年內成立,初期計劃包括美術系、音樂系、影視藝術系、文化管理系四個系和戲劇研究所、書法藝術研究所、影視研究所等。 現有專業(yè):本科(影視編導、藝術學、音樂學、文化藝術管理) 碩士(藝術學、電影學、美術學) 藝術碩士(MFA) 博士(藝術學) 可預計即將開設:本科(音樂表演、藝術設計) 碩士(戲劇戲曲學、設計藝術學、廣播電視藝術學) 博士(電影學、 廣播電視藝術學) 目前,藝術學院有電影學博士生導師1名:彭吉象 [教授],碩士粗消生導師5名.影視學教研室 (主任:陳旭光 教授) 陳旭光 [教授] 俞 虹 [教授] 李道新 [副教授] 陳 宇 [副教授] 邱章紅 [講師] 陳宇[講師] 彭吉象 教授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書記 副系主任 博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學術職務: 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中國高教美育研究常務副會長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高校分會副會長 中國高教影視學會副會長 開設主要課程: 藝術概論、影視鑒賞、中國藝術精神、 美學原理、影視美學 當前主要工作領域: 1. 主編"影視藝術叢書"(首批共10本),其中包括本人撰寫的《影視美學》(35萬字),以及由國內一批著名專家學者撰寫的《影視社會學》,《影視心理學》,《影視文化學》,《影視語言學》,《影視批評學》,《影視藝術傳播學》等,此套叢書將由北京大學出版社于2001年末開始陸續(xù)出版. 2. 研究課題《藝術學原理》擬在本人原來主編的《中國藝術學》(80萬字)與《藝術學概論》(30萬字)的基礎上,努力用現代觀念來闡述中國藝術傳統(tǒng)理論,運用打通學科、打通中西、打通古今的研究方法來進行。 3. 承擔中央電視臺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jié)目研究”。 4.本人目前正在同北京大學出版社共同組織一套影視藝術譯叢,其中包括本人帶領2000級影視專業(yè)研究生共同翻譯的〈Film Art >(第五版),該書是美國著名大學均采用的電影教材,而且是美國影視專業(yè)學生必修課的指定教科書。該書將于2001年12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同時發(fā)行的還將有另外兩本著作《電影文化》、《電影簡史》等。 研究課題: 1. 國家"八五"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科研項目《中國藝術學》,本人為課題負責人。該項目在"八五"期間全國藝術科研10個重點項目中名列第二位,研究成果為《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5位教授共同撰寫,歷時5年完成,共80萬字。 2 .中央電視臺研究課題《電視綜藝節(jié)目研究》。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1 .《中國藝術學》(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于97年12月出版,80萬字)1998年獲"中國圖書獎";1999年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學術成果一等獎;1999年獲全國文科最高獎,即第一屆國家社科基金優(yōu)秀項目成果二等獎。 2 .《影視鑒賞》(本人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1998年被列為國家級"九五"重點教材。1998年被教育部推薦為全國普通高校美育與藝術教育重點教材(共四本),*中央*、國務院總理*同志為這套重點教材寫序,倡導高校普及美育與藝術教育。1999年被教育部列為全國普通高校素質教育第一批重點教材(共41本)之一。2001年先后被北京市評為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以及國家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3.《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北大出版社1991年版)和《藝術學概論》(北大出版社1994年版)分別獲得北京大學第四屆與第六屆科研成果獎。 主要學術著作: 1. 《中國藝術學》,主編,高教出版社97年12月出版,80萬字。 2. 《影視鑒賞》,主編,高教出版社98年7月出版,30萬字。 3. 《電影銀幕世界的魅力》,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91年版,25萬字。 4. 《藝術學概論》,彭吉象著,高教出版社2002年版,35萬字。 5. 《影視美學》,彭吉象著,北大出版社2001年版,35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 1. 《散文詩電影的美學特色》,載《電影藝術》,1985年第7期 2. 《驚險片段的美學追求》,載《當代電影》1988年第3期 3. 《走向跨文化研究的比較藝術學》,載《文藝研究》1998年第2期 4. 《中國戲曲與日本能樂美學特性比較略論》,載《文藝研究》2000年第4期 5. 《跨文化交流中的華語電影》,載《電影藝術》2000年第1期,《北京日報》2001年2月18日轉載摘要,《新華文摘》2001年第5期轉載 6. 《全球化語境下的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載《現代傳播》2001年第2期 7. 《中華民族影視藝術與WTO》,載《電影創(chuàng)作》2001年第3期 李道新 副教授 博士 北京大學藝術學系副教授 碩士研究生指導導師 開設主要課程: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 主要研究領域: 中國電影史、中國電影批評、中國電影文化、中國電影傳播 主要學術獲獎情況: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6月出版,64萬字)2004年獲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主要教學獲獎情況: 2003年獲北京大學十佳教師稱號。 主要學術著作(均為獨立署名): 1. 《中國電影文化史(1905-2004)》,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71萬字。 2. 《中國電影的史學建構》,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4年版,27萬字。 3. 《中國電影批評史(1897-2000)》,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版,64萬字。 4. 《影視批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34萬字。 5. 《中國電影史(1937-1945)》,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23萬字。 6. 《波德萊爾是怎樣讀書寫作的》,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版,34萬字。 主要學術論文(均為獨立署名): 1. 《消費邏輯的建立與賀歲電影的進路》,《文藝研究》2005年第5期。 2. 《以光影追尋光明——沈浮早期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5年第3期。 3. 《淪陷時期的上海電影與中國電影的歷史敘述》,《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第2期。 4. 《建構中國電影文化史》《當代電影》2005年第1期。 5. 《意識形態(tài)氛圍與中國恐怖電影的不可預期》,《電影新作》2004年第5期。 6. 《電影學術:無人喝彩的尷尬與渴望超越的焦慮》,《中華讀書報》2004年8月11日。 7. 《電影啟蒙與啟蒙電影--鄭正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4年第2期。 8.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喜劇片》(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第2、3期(連載)。 9. 《新中國喜劇電影的歷史境遇及其觀念轉型》,《電影藝術》2003年第6期。 10. 《女性意識及其艱難浮現--影片<跆拳道>文化闡釋》,《當代電影》2003年第6期。 11. 《市場經濟呼喚重構中國電影類型生態(tài)》(記者專訪),《中國文化報》2003年8月26日。 12. 《從中國電影的類型傳統(tǒng)看當前中國電影的發(fā)展機緣》,《文藝報》2003年7月17日。 13. 《心靈探詢與價值重建--影片<和你在一起>的文化讀解》,《當代電影》2003年第2期。 14. 《中國早期電影史:類型研究的引入與墾拓》,《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15. 《第四代導演的歷史意識及其在中國電影史上的獨特地位》(上、下),《海南師范學院學報· 社科版》2003年第1期、2002年第6期(連載)。 16. 《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電影新作》2002年第6期。 17.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父親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電影藝術》2002年第6期。 18. 《物戀悲劇與生存困境--影片<尋槍>的文化讀解》,《電影藝術》2002年第3期。 19. 《歷史·文化與個體·塵世--夏鋼影片<玻璃是透明的>評析》,《當代電影》2002年第1期。 20. 《好萊塢電影在中國的獨特處境及歷史命運》,《當代電影》2001年第6期。 21. 《中國電影史研究的發(fā)展趨勢及前景》,《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22. 《王家衛(wèi)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含義》,《當代電影》2001年第3期。 23. 《選擇與堅持:早期現實主義電影批評》,《文藝理論與批評》2001年第1期。 24. 《作為類型的中國早期歌唱片》,《當代電影》2000年第6期。 25. 《電影理論與電影史視野里的中國電影批評》,《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26. 《中國早期電影里的都市形象及其文化含義》,《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第6期。 27. 《當代中國電影:現實主義50年》(上、下),《電影藝術》1999年第5、6期(連載)。 28. 《建構中國電影批評史》,《電影藝術》1998年第4期。有影視編導專業(yè)的大學有哪些?
綜合類院校:四川大學、重慶大學、沈陽大學、大連大學、湖南大學、西北大學、聊城大學、御態(tài)同濟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南昌航空、暨南大學、西南大學、海南大學…… 藝術類院校: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山東藝術學院…… 師范類院校盯差: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西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周口師范、樂山師范…… 其他本科院校:中國傳媒南廣分校、北京師凱拆皮范大學珠海分校、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東北農大成棟學院……電影專業(yè)世界大學排名
2022年電影專業(yè)世界排名:
1. 南加州大學電影藝術學院
2. 美國電影學院
3. La FEMIS
4. 紐約大學帝勢藝術學院
5.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6. 加州藝術學院
7. 查普曼大學
8. 倫敦電影學院
9. 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
10. 英國國立電影電視學院
電影知識拓展 :電影專業(yè)發(fā)展史:電影學是把電影作為社會文化稿肆現象、藝術現象以及大眾傳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學。在中國,電影學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對它的界定和研究范消簡圍眾說不一。一般認為電影學是藝術學的一個分支,鍵橋轎其范疇包括電影發(fā)展過程、電影審美特性、電影創(chuàng)作規(guī)律、電影作品分類及其社會作用與美學效應等。
電影學在國際上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出現于20世紀40年代后期,隨著電影藝術日益成熟而逐漸興起。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既與社會學、歷史學、心理學等產生聯(lián)系,又與美學以及藝術學其他分支相互影響。50~60年代以來,隨著跨學科研究的日漸開拓,電影研究與其他學科研究的相互結合更趨密切,出現了一些新的分科,如電影美學、電影哲學、電影詩學、電影心理學、電影社會學和電影符號學等。
和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yè)有哪些?
和電影有關的專業(yè):戲劇與影視學類、表演、戲劇學、電影學、戲劇影視文學、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錄音藝術、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影視攝影與*
1、戲劇學:戲劇學的畢業(yè)生主要到差慧劇院(團)或電視臺、電影廠、編輯部以及文化管理機關等部門從事理論研究、編審與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到國家機關、文教事業(yè)單位從事實際工作。
2、表演: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素養(yǎng),并具備和掌握表演藝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巧,能夠在戲劇、戲曲、電影、電視和舞蹈等表演中獨立完成不同人物形象創(chuàng)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3、錄音藝術:該專業(yè)和影視藝術緊密結合,學習過程不像純粹的音樂專業(yè)那樣單調,而且文化課成績要求不算高,招收人數不算少,亦不像播音與主持等藝術專業(yè)那樣是考生趨之若鶩的大熱門,競爭不太激烈。
4、電影學:電影學是把電影作為社會碼慶手文化現象、藝術現象以及大眾傳播媒介加以研究的科學。在中國,電影學還是一門新興學科,對它的界定和研究范圍眾說不一。
5、影視剪輯:即將影片*中所拍攝的大量素材,經過選擇、取舍、分解與組接,最終完成一個連貫流暢、含義明確、主題鮮明并有藝術感染力的作品。
擴展資料
影視學培養(yǎng)具備廣播電視節(jié)目策劃、創(chuàng)作、*等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具備較高的政治水平、理論修養(yǎng)和藝術鑒賞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tǒng)和文化部門從事廣播、電視節(jié)目編導、藝術攝影、音響設計、音響導演、撰稿、編劇、*、社教及文藝類節(jié)目主持人等方面工作的廣播電視藝術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
在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yè)中,比較熱門而且好就業(yè)的專業(yè)是表演專業(yè)。
表演專業(yè)就業(yè)前景不錯,表演專業(yè)畢業(yè)生可在全國各電視臺、電視劇*中心、各影視*公司、劇組、文藝表遲嫌演團體、教研單位、各單位黨政共團、文化傳播公司等從事表演、管理、策劃、組織等工作。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影視學專業(yè)
以上就是好教育整理的哪個電影專業(yè)大學 和電影有關的大學專業(yè)有哪些?相關內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