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進名校,首先分數(shù)是個門檻,分數(shù)的高低決定著學生進名牌大學的難易程度。通常高考分數(shù)高出重本線10分左右的學生在填報志愿時候最猶豫,因為這個分數(shù)走心儀的好大學把握不大,往往學生經(jīng)過再三考慮后還是決定走一個相對差一點的本科院??孔V,然后就這么輕易地與名校擦肩而過,心中仍抱遺憾。

這么高的分數(shù),難道只能屈尊將貴嗎?其實不然,一些地域相對偏遠的“211工程”大學收分線相對較低,此類院校如有與考生喜歡的專業(yè),并且學生本人對院校地理位置不是特別挑剔的話,也可作為目標院校。
大家一聽到“地域偏遠”這個名詞,估計對一所好大學的熱情度都要打個折,往往受到同學們青睞的大學大多屬于經(jīng)濟繁榮,交通發(fā)達并且氣候環(huán)境宜人的地域,而地域的優(yōu)勢對學生畢業(yè)后留在本地就業(yè)發(fā)展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因此,學校的形象跟地理位置直接掛鉤,一些地域相對偏遠的名校實力強卻吸引力不夠大,不少學生填報志愿都直奔著好地方去。然而,今天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想要說的一點,打破了之前的常規(guī),顛覆了“地方好,學校好”的邏輯。
好地方并不一定都出好學校,而好學校也不一定都在好地方。大學是求學的平臺,也是求職的跳板,一所好大學能讓學生真正學到知識、提升競爭能力,這類學校不僅知名度高而且聲譽好,是大家心中的名校。
地域相對偏遠的“211”工程大學如:
云南大學、貴州大學、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藏大學等,這類院校由于位置較偏遠,故每年的收分不是很高。有些重點大學(如:石河子大學、海南大學、西南大學等)還要在二批次招生。另外,特別值得提醒的一所院校是河北工業(yè)大學,這所大學處于天津市區(qū),還是一所“211大學”。由于很多考生看到“河北”二字就敬而遠之,所以導致這所大學收分也不是很高。
對于分數(shù)徘徊在重本線上10分左右的同學,報這類院校被錄取概率猶如囊中探物。
填報地域相對偏遠的大學,無疑是放棄優(yōu)越的近處條件,可謂是舍近求遠。但誰能說舍近求遠不是一個可取的方法呢?我們都知道,爬山時,走彎路迂回上山比走直路直行上山要省力多了。報考偏遠地域的好大學,無疑就是在走“彎路”,或許暫時會覺得這路途遙遠,但一路游山玩水,不感疲憊,終點豈不是更容易到達?所以,這“舍近求遠”之計,實在有其存在的價值。
舍近求遠,“舍”近容易,“求”遠,卻也需要一番功夫,如果“求”的不對,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在報考這些學校時,需要做到:
填報學校優(yōu)勢學科學生選擇這些學校時,要清楚了解學校的優(yōu)勢專業(yè),其實,很多高校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學科,甚至一些高校雖然學校整體實力一般,但其特色學科在全國卻是名列前茅。學生填志愿選學校時候一定要認準學校的特色專業(yè),一般“211工程”大學的王牌專業(yè)在業(yè)界是很有競爭力的。
名校的好口碑也是由實力作根基,在地域相對偏遠的學校,遠離了喧囂與嘈雜,校園實力較強且環(huán)境靜謐正是學生安心學習的圣土,沒有更多的外界紛擾,學生的學習也會少幾分浮躁。氛圍更濃厚,更利于學生對高學位的追求。
一些企業(yè)會擇優(yōu)錄取高學歷者,在地域相對偏遠大學,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適合學生考研,學習的阻力相對較少。學生在大學期間考研,畢業(yè)后不僅取得了 “211工程”大學的畢業(yè)證書,也獲得了研究生的學位,并且學生本人經(jīng)過幾年的踏實學習,已非常成熟且養(yǎng)成了樂于求學,不斷追求進取的習慣,正是社會、許多企業(yè)需求認可的人才。
看來,這類學校也是塊寶地,能更好的發(fā)掘自我潛力。因此,選大學不能簡單地將“地域”作為決定因素,而應將其作為一個參考因素,對自己的決策提供支持。
在地域的選擇上,學生應放眼全球,而不僅僅是把目光狹限于幾個地區(qū),要綜合考慮高校的實力、專業(yè)的特色、個人的發(fā)展等因素來選擇,這樣更利于自己進入理想的大學,學有所成最終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