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散文】“曬”我收藏的簽名本
1、碧野送我3本書。我收藏有作者簽名本2000多冊,收藏的是文朋詩友的一片真情。1990年代,我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加入省作家協會成為會員,時任作協主席、我過去在課本上見過的碧野先生送了我3本簽名本。
2、石院村兄弟倆送我的簽名本。李慶成,仙桃通海口教育界名人,他與我的初中老師、也是我的入團介紹人李傳學先生,經營著仙桃市詩詞楹聯協會。慶成寫有《紀行》一書,簽名送我。慶成的岳父是仙桃大名鼎鼎的老勞模吳志洪。他的弟弟李清亮,律師、作家,我的諍友,出版有長篇小說《小官老孟》、中短篇小說集《珊瑚》,亦簽名送我,稱我“糊涂”先生,自署“狂徒”。
3、78歲的毛道海先生,是我在潛江工作結識的忘年交,也是我沔陽師范的老學長。幾十年來,他潛心研究潛江風土人情,研究潛江曹禺、李漢俊、李書城、甘鵬云等名人家世,著述數百萬字,被譽為潛江非遺傳承第一人。今晨得他寄來的新書2本,贊!我收藏有毛道海先生著述的簽名本9本。
4、我的高中同學中,出了兩個著名攝影家。一個是舒元成,我國第一位攝影學研究生,中國人民大學甘惜分先生的高足,中國新聞獎獲得者。一個是自學成才的曾令洪,哈蘇杯攝影大賽大獎獲得者,上海郵政局連續(xù)20年選擇他的攝影作品作明信片。令洪筆名魯非,他還是浙江省知名的書法家、金石篆刻家。1975年,初中畢業(yè)時,他送我一本魯迅的《且介亭雜文》,他的贈言“力求進步”就寫得有模有樣。1977年11月,我父親去世,他為我父親作素描肖像,至今還掛在老家空蕩蕩的屋子里。為我父畫像不久,他就參軍了。上過戰(zhàn)場。
5、我們高中畢業(yè)時,沒有趕上高考,只好自學。我的初中、高中同學夏志清,曾擔任省重點中學——仙桃中學的校長、省人大代表。2001年他簽名送我一本他編寫的《漫談化學元素》,要我斧正,他可能忘了,我們初中、高中都沒有開過化學課,我哪里能斧正。他壯心不已,52歲時被作為高端人才引進北京擔任了高中校長。我的初中、高中同學舒振懷,1999年送我一本他的作品集——《幸福實業(yè)》,封二上的作者簡介,可以看出他的英俊瀟灑。高中同學曾德才,一直在華師附小教數學兼營校領導職務,他出版了許多書。送我的《小學數學奧數探秘》《小學數學習題精選》等等,不知被孩子們藏在什么地方了。做習題太痛苦,他的書不知方位,也在情理之中。讀高中時,沒有地方住宿,我就在學校附近的德才家借宿了一年,他奶奶對我視同己出。
6、《歲月如歌》《歲月續(xù)歌》的作者曾令益先生,是我的小學校長、初中老師、高中語文老師。他生于1944年,在70多萬字的回憶錄中,他記錄了我鄉(xiāng)建國以來的歷史,堪稱一方水土的百科全書。曾老師的公子曾德雄,哲學博士,廣州市人大代表,在羊城晚報等媒體開辟專欄,走出象牙塔,關注現實,每日一文,為民鼓與呼,鄉(xiāng)親昵稱他“曾代表”。
7、《三事集》《實踐的升華》兩本書,是我的初中同桌、高中同學金采琴贈送的,作者是他爸爸金光明。金同學知道我喜歡收藏簽名本,說:“可惜我爸爸去世了,不能簽名了。但這是我手上的孤本,送給你,也許有點用處?!蔽抑鹱种鹁渥x完了兩本書。作者是仙桃農行的普通信貸員,卻思考著天下大事,他在《重塑中國水文化》一文里說:“在南水北調的基礎上,來個北水南調,擴展湘桂運河,使長江洪水能夠分流南海,以減輕洞庭湖受水壓力?!贝笤O想,俟決策者得焉,也不枉同學送書之美意。我讀時用鉛筆標注了需訂正的字句。
8、華科大老校長、院士楊叔子先生送我6本簽名本,特別珍貴?!吨粦{天地鑒孤忠》一書,是楊院士父親、辛亥首義元老楊賡笙先生的詩詞集,是楊院士的哥哥楊仲子主編的。印數少。為楊院士5本自著作品題寫書名的涂又光先生,是大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關門研究生。2002年11月,楊院士在刊有他的大作《科學人文 和而不同》的《新華文摘》上贈我6句話:“沒有科技,一打就垮;沒有人文,不打自垮;掌握科技,弘揚人文?!蔽矣?011年10月21日在湖北日報發(fā)表了讀院士大作的讀后感——《身需彩鳳雙飛翼》,以答謝望九之楊院士。
9、知名作家葉明山,安徽廬江人。30年間他寄我他的大作5本,每本都寫有“心語”,如:“讀書忌一目,下筆審千行?!?986年,我電大畢業(yè),選了《試論葉明山小說的散文美》作論題,在李克銀、周年豐、劉守華、黃修己等先生的嚴格指導下,完成了畢業(yè)論文。葉先生的《男兒女兒好看時》,拍成20集電視連續(xù)劇在央視一套播放后,由我牽線,1996年,葉先生為紀念仙桃建市10周年創(chuàng)作了一部電視短劇《襄河二月》,在央視一套播放后,當年被評為央視優(yōu)秀作品。湯恒先生在1997年第22期《求是》雜志上發(fā)了一篇評論文章,為《襄河二月》點贊。
10、黃團元,仙桃日報退休記者。他40多歲從鎮(zhèn)長的崗位上轉行當記者,做成了高級記者,出版了多本專著,數篇言論入選大中小學教材。《學習月刊》曾經刊登“尋人啟事”,敦請他投稿,并為他開設專欄,也算奇聞軼事。他送我的簽名本是6本。
11、李傳富,原任通??阪?zhèn)人大主任,比我大兩歲。1980年,我們擔任中學語文教師曾共住一室年余。他送我三冊書:一本小小說集;一本長篇小說《野貓湖》;一本60萬字的長篇小說《分手》的手稿。退居二線后,他在家?guī)腿死戆l(fā),有次打電話給我:“回來!回來!我給你剃個標準的平頭,我們邊剃頭邊聊天。”(這則微信發(fā)布后,朋友留言說,傳富發(fā)揮畫畫的特長,在北京開了個畫廊,生意蠻好。祝福老兄?。?/p>
12、劉守華先生,華師中文系博導,民間文學研究專家。30年間寄我他的學術著作7本,其中一本是商務印書館的刊本。劉教授的父親劉承烈先生,與抗戰(zhàn)時期江漢平原上家喻戶曉的128師師長王勁哉有不少交集。劉教授研究民間文學,他家的故事也不少。
13、汪烈九先生,老作家,忘年交。他送我5本簽名本。他把他的《怪將奇事錄》一書的毛邊首校清樣本裝訂好后寄我,奇事奇書。
14、熊澤民大哥,原仙桃日報總編輯??釔蹖懽?,出版9本大作,本本簽名送我。1974年起,澤民大哥擔任通海口公社宣傳干事多年,還擔任公社廣播站編輯,編發(fā)了我很多稿件。2016年春節(jié),我發(fā)給他的新年短信是一條建議:大哥,把你發(fā)在人民日報上的散文輯攏來,出版一本《熊澤民散文精選》。
15、高澤雄同志,洪湖人。從省農業(yè)廳副廳長、巡視員的崗位上退休后,潛心做“書蟲”,先后出版了《歷代詩人詠魚》(上、中、下)、《古代情詩500首》共4冊書,還編了本《歲月掠影》,把他家5代人的照片分類排列,用流行歌曲的精美句子作分隔頁,只印了10多本,也送我一本。澤雄同志父親是102歲時去世的。
16、彭富春,武漢大學哲學博導。赴德國研究海德格爾,歷時8年,在認真得有些古板的德國獲得博士學位。富春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多次寫作提案,要求仙桃復名沔陽。富春還擔任武漢市政協副主席。他簽名送我的大作是5本。
17、李城外,原名李成軍,因喜歡錢鐘書先生《圍城》里“城外的人想到城里來,城里的人想到城外去”的名言,改名李城外。通山人。我們電大同屆畢業(yè)。他潛心研究文化部咸寧向陽湖五七干校歷史,僅送我的簽名本就有17本之多,被稱為“城外的向陽湖”。
18、郭化夷,2016年從省臺辦副主任的崗位上退休。1991年我在仙桃文化局工作時,曾與他在新里仁口鎮(zhèn)省委社教工作隊共事一年。退休臨走,他囑我把湖北畫家蕭繼石所畫的漫畫送達老朋友,我完成了同志的托付,新華社還發(fā)了消息。他目前在國外含飴弄兩孫,累但快樂著。他送我的簽名本是4本。
19、王永華,原仙桃供銷社職工。我們15歲左右,都在《沔陽文藝》油印刊物上發(fā)表習作。他在人民日報上發(fā)表過《九十年代的正氣歌》等幾首很有影響的政治抒情詩。他送我的第一本詩集,是用供銷社的三聯單翻過來后印制的。前幾天,他把我在鄭場鎮(zhèn)工作的同事劉倫仁的詩集《月光落在炊煙上》,“借花獻佛”簽名寄我,也算簽名本一奇。此前,劉倫仁同志已寄書于我。
20、《求索:三農研究》,是鄧道坤同志研究“三農”的專著,羅書記作序。道坤同志安排身邊的工作人員把簽名本送到了我的辦公室,令人感動。2008年1月8日,我在湖北日報刊發(fā)了小詩《親進故土》,有一天,我桌上的紅機響了,是道坤同志打來的,他說:你發(fā)表在湖北日報上的詩歌寫得很好,你是農民的兒子,有“三農”情結,難得!
21、唐飛先生送我簽名本《和平之春》。7歲上學時,其父希望他當飛行員打日寇,故名。12歲,他在四川考入空軍少年軍校。
22、達度、洛沙是仙桃的夫妻作家。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他們的作品《仙桃體操神話》是湖北省“五個一工程”獲獎作品。洛沙的筆名取自家鄉(xiāng)的一河一湖:洛江河、沙湖。達度的筆名有點空靈的味道,待破譯。
23、兩位堂曾祖父送我的《涂氏宗譜》,咸豐八年(1858年)印制,距近約160年。江西本家涂俊華寄我的《涂姓史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廣東本家涂家璋、涂增泉寄我的《廣東大埔涂氏宗譜》、江西新建縣橫江涂村祖居地同事寄我的畫冊。讀這些書,知道“我從哪里來”、“根在哪里”。春節(jié)不回家,以此代替祭祖。
24、本家送我的簽名本。送我簽名本的涂陽山、涂陽學、涂盛華……,和我都是喝通州河水長大的。涂元晞的簽名本,是福建本家輾轉送我的。省水利廳志辦的裴海燕同志送我一本《紀念涂建堂同志文集》,涂建堂是河南唐河縣人,曾任省水利廳副廳長。
(2017—2—10,本文已刊《仙桃日報》2017-3-24第3版文學副刊“桃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