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周開始,全國各級中小學校陸續(xù)開學,今年的體育中考將怎么考也備受家長和學生們的關注。近日,貴州省多地市發(fā)布消息,宣布取消今年體育中考的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也于2月10日發(fā)布通知,將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由體育中考的必考項目調(diào)整為選考項目。據(jù)報道,陜西、河南、四川等地也正在研究是否對今年的體育中考內(nèi)容進行調(diào)整。
今年的體育中考將怎么考
對各地因時因勢調(diào)整中考體育項目,輿論普遍點贊。不過,體育教師和專家們也擔心,隨著體育中考取消1000米、800米跑項目,學生們將失去參加長跑鍛煉的最強動力。有體育老師表示,中國的青少年學生體質(zhì)之前已連續(xù)多年呈下降趨勢,學校體育工作不能因噎廢食,應該科學應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考就不跑”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將體育納入中考并沒有真正讓學生和家長重視體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習慣,而是以應試思維對待之。取消體育中考統(tǒng)一測試,或者調(diào)整體育中考項目,并不是取消體育課、取消體育鍛煉,這是基本常識。然而在現(xiàn)實中,取消體育中考長跑,就變?yōu)閷W生不參加相關鍛煉,這恰恰折射出應試體育弊端。沒有體育中考統(tǒng)一測試,要讓學生同等重視上好平時的體育課,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應在體育教育中推進過程性評價。
把體育納入中考的目的是促進學校、學生與家長重視體育。然而,如果以統(tǒng)一測試的成績作為體育中考成績,或統(tǒng)一測試成績在體育中考成績中占很大權重,就會出現(xiàn)學校和學生圍著體育中考測試項目進行針對性訓練的應試體育傾向。這不但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提升體質(zhì),還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如初一、初二時不重視體育鍛煉,到初三時才突擊訓練,甚至報校外的體育培訓班“提分”,這會增加運動損傷,也被質(zhì)疑加重學生負擔和家長的焦慮。
取消或調(diào)整今年的體育中考統(tǒng)一測試,除了考慮到“陽康”后學生不宜進行高強度運動之外,或也包含對于當前存在的應試體育傾向的考量。要讓學校、學生真正重視體育,必須破除應試思維。
首先,應強調(diào)依法治教,地方教育部門不應以升學率考核學校辦學與教師教育教學質(zhì)量,而應該考核學校是否開齊開足開好所有義務教育課程。當前,一些地方教育部門明知學校沒有開齊開足體育課,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默許、縱容學校以應試套路應對體育中考,這是必須予以糾偏的。
其次,應推進體育過程性評價,即關注學生平時上體育課、參加體育鍛煉的表現(xiàn)。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不宜把競技體育的測試用于學生體育中,過度強化體育的競技性與選拔性,而應以學生參加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自身體質(zhì)的提升作為關鍵評價指標,即對學生進行過程評價與增值評價。實施這樣的評價,必須推進學校辦學改革,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以及教師的教育教學自主權,讓每個教師能獨立、自主地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同時引入信息技術,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公信力??梢哉f,如何推進過程評價、增值評價,改變“納入考試的應試化,不納入考試的邊緣化”的局面,是破除教育領域“唯分數(shù)”評價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