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文學》第一、二章作業(yè)
一、判斷題
1、幼兒文學是以3—6歲的幼兒為主要讀者對象。()
2、幼兒文學是兒童文學中特點最鮮明的文學。()
3、幼兒文學主要是供3至8歲的學齡前兒童閱讀的文學。()
4、童年文學是供6至14歲的兒童閱讀的文學。()
5、少年文學是供11、12歲至18歲的少年閱讀的文學。()
6、兒童文學中最古老的兩種文體形式是兒歌和寓言。()
7、童謠和兒歌的含義是一樣的。()
8、幼兒文學要向幼兒傳達日常的生活知識。()
9、幼兒的生活圈相對比較狹窄,幼兒文學不需要傳遞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
10、幼兒文學有助于疏導幼兒的情緒。()
11、教育是幼兒文學最為重要的品性。()
12、幼兒的無意注意占優(yōu)勢,對于鮮明、生動、具體形象,有變化的事物,容易引起無意注意。()
13、幼兒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要到8歲以后才開始萌芽。()
14、幼兒時期是言語發(fā)展最迅速的時期。()
15、幼兒在欣賞作品時,往往出于感受的本能,首先注意到藝術(shù)表現(xiàn)內(nèi)容能夠和他們對客觀生活的熟悉程度。()
16、鄭旭旦最早提出了兒歌是“天籟”的觀點。()
17、故事是人一生中最早接受的文學樣式。()
18、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喜歡率真自然、音樂感強、簡明易懂的作品。()
19、兒歌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成為深受小朋友們喜歡的文學樣式,緣于它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特殊的作用。()
20、音韻和諧是兒歌的生命,節(jié)奏鮮明是兒歌的靈魂。()
21、句式的變化以及句子字數(shù)的變化也是形成兒歌和諧節(jié)奏的手段。()
22、從兒歌的來源看,可以分為民間流傳的兒歌和作家創(chuàng)作的兒歌。()
23、從兒歌的內(nèi)容看,主要可分為知識兒歌和生活兒歌。()
24、游戲歌是專指配合幼兒進行游戲活動的兒歌。()
25、比喻是使兒歌走向生動有趣、富有靈氣神韻的有效途徑。()
26、兒歌不能簡單地添加口號式的結(jié)尾,可以適當?shù)匕胃?。(?/p>
27、兒歌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比喻、擬人、反復、對比、夸張、設問、摹聲、白描、起興等。()
2、通過下面四首傳統(tǒng)兒歌分析它們在表現(xiàn)手法上各有什么特點。
(1)大河石子滾上坡
怪唱歌,奇唱歌;
魚兒咬死鴨大哥,
水缸里面起大波,
大河石子滾上坡,
山頂上面魚蝦多。
(2)小小子兒開鋪子兒
小小子兒,
開鋪子兒,
開開鋪子兒兩扇門兒,
小桌子兒,
小椅子兒,
烏木筷子兒小碟子兒。
(3)十字歌
一個小寶寶,
兩支小銅號,
三棵黃角樹,
四塊白發(fā)糕,
五條大鯉魚,
六把鐵菜刀,
七根長甘蔗,
八顆老紅棗,
九只黃鳥叫,
十匹馬兒跑。
(4)小板凳歪歪
小小板凳歪歪,里面坐個乖乖。 乖乖出來買菜,里面坐個奶奶。 奶奶出來燒湯,里面坐個姑娘。 姑娘出來梳頭,里面坐個小猴。 小猴出來作揖,里面坐個公雞。 公雞出來捉蟲,里面坐個小熊。 小熊出來打鼓,咚咚咚咚咚咚。
三、論述題
1、簡要論述幼兒文學的問題特點。
2、試結(jié)合作品,論述幼兒文學的美學特征
四、寫作題
創(chuàng)作三首兒歌,其中一首為傳統(tǒng)特殊藝術(shù)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