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學習時,有人找你開黑,你還能專注學習嗎?
當你看書時,手機一直發(fā)消息,你還能專注學習嗎?
當你看書時,你一直思考抖音發(fā)生的大事件,你還沒批閱。你還能專注學習嗎?
如果不能,暫用你幾分鐘時間,來看看是什么影響了你的專注力?
先放上本篇回答的思維導圖: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專注力最大的敵人,你知道是什么嗎?是“雜念”。排除雜念的狀態(tài),剩下的就是專注的狀態(tài)。
“雜念”的產(chǎn)生又來自于三種因素:“外物造成的雜念”,“意識造成的雜念”,“通信設備造成的雜念”。
1.外物造成的雜念
干凈整潔與雜亂無章的書桌,誰的工作效率會更高?答案肯定是在干凈,整潔的書桌前備課,效率會更高。
如果每次下班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家都要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尋找“筆” “課本” “筆記資料”,精神與心情一下就跌倒谷底。長此以往大量時間的耗費,也得不償失。
整理外物就是整理大腦,規(guī)整的書桌,固定的備課資料,每種物品都要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一切事物都在我的掌控之中。避免雜亂的環(huán)境讓人產(chǎn)生雜念。
2.意識造成的雜念
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會有各種各樣的意識浮現(xiàn)在腦海中。“今天吃什么” “某博主視頻更新了吧,要不要刷完再學”等等。這些意識會不受我們控制轉(zhuǎn)入我們的大腦。
有人認為意識雜念是不可控制的,也不能徹底消除。事實卻并非如此。而排出這些意識造成的雜念,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頭腦中產(chǎn)生的雜念就把它寫出來,寫進我們的“備忘錄”,“TO DO清單”僅僅是寫出來,我們就可以排除雜念,獲得專注力。不僅如此,我們還會養(yǎng)成列清單的學習工作法。
3.通信設備造成的雜念
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必備產(chǎn)品。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也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在備考中通信設備是我們最主要敵人之一。
學習是一個延遲滿足,催促大腦不斷運轉(zhuǎn)的過程。通信設備卻是能給我們帶來短暫快樂長期焦慮的過程。
我們想要在一個專注的狀態(tài)當中保持高效的學習,就需在每一次擠出的學習時間當中自覺的把所有能給你造成困擾的通信設備“開起飛行模式”。
以上是影響專注力的因素,當我們規(guī)避了這些因素之后該如何運用呢?
答案是:“時間分配” “設限學習”“合理睡眠”。
1.時間分配
我以前自考的時候,曾經(jīng)挪用了大把的工作時間用于學習。我一邊防備同事打擾我學習,一邊把工作做得一團糟。
在看似努力的學習中,卻一邊是焦慮,一邊是低效率。后來我了解到所謂的“專注力高的時段”是在“早上起床后的1-2小時”“休息之后”“時間截止日之前的一兩天”。
什么樣的時間段做什么樣的工作,我果斷選擇在滿足睡滿8小時的條件下,每天早起1小時。在早起的這1小時中,沒有旁人的打擾,沒有工作的打擾,專注力自然而然就提升了除此之外,工作完成之余,擠出15分鐘的碎片時間,背一段論述題也綽綽有余。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去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專注時間。
2.設限學習
進過考場的同學有沒有發(fā)現(xiàn),考試前的1-2天,面臨緊急情況時,頭腦與身體的最高潛能就會被激發(fā)出來,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會因為我們的緊張情緒被調(diào)動出全部的潛能。更加高效的促使我們?nèi)W習。這既是所謂的“時間設限學習”。
對于我們這種一邊要兼顧工作,一邊還想兼顧考試的社畜來說,自考真的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來促使我們不斷學習。我們明白以上所有的道理。
當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時,在強大的斗志,專注力也被磨得所剩無幾。那專注力是否可以創(chuàng)造出來呢?當然可以,首先要滿足“合理睡眠時間”在此基礎上“創(chuàng)造專注時間”。
3.合理睡眠
我最初也魯莽的學習過,想快速完成學業(yè)早上4點就起床學習,因睡眠不足到達公司已經(jīng)是渾渾噩噩。長此以往,學習與工作并沒兼顧好。
學習到一定程度,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果斷把早起學習的時間規(guī)定在洗漱前的1小時。
前面我們說過專注時間恰好也是早起的1-2小時的時間,每天做到早起1小時,不僅獲得了足夠的睡眠也獲得了專注學習時間。所以,每位同學好好學習的前提一定是有一個合理的睡眠。
4.創(chuàng)造時間
我們可以通過各個途徑了解一個雞湯,“讓每天多出1小時”。
這不是毒雞湯,而是能真真切切創(chuàng)造出來的。我創(chuàng)造時間的方法有三種:“早起1小時” “碎片時間” “休假去圖書館”。
早起1小時,除了可以獲得專注高效的時間外,還可以獲得自我內(nèi)心的強大滿足。當別人還在睡覺時,我已經(jīng)學習了1小時,自然而然的我的時間就多出1小時。一周下來,我就多出了7小時,一月下來,我就多出了一天時間。這一點不假,我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意志力創(chuàng)造出多余的時間。
而工作碎片的閑暇時光,也是我們學習的好時機。每天我會給自己列一個工作的清單,看著清單你會清楚明了的知道今天該干什么,怎么去干。按這種方法,工作中余出1小時的時間綽綽有余。1小時,4道論述題又可以背誦完畢了。
而放假期間,我會去圖書館。圖書館里很多來學習的都是不滿足于現(xiàn)狀的成年人,進館時,要排隊,為搶座位,要奔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不專注都難。
每個人都渴望能夠獲得從別人嘴里嚼碎的干貨,當你得到時或許會帶來短暫的力量。
但,當你一步一步去實踐,干貨才能融入你的本身,從量變到質(zhì)變,獲得真正的改變。
或許,我們可以獲得提升學歷以外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