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80年代末的浮橋,那時候還沒有珠河橋,連接新城和老城就是靠這條浮橋。
1989年,廣東省河源市城市建設綜合開發(fā)總公司,河源的很多設計圖紙,都是在這里設計出來的。
建市初期,工程師在測量土地?!暗拇_良”還是那時候的時髦單品。
上個世紀80年代初,河源的街景。
1990年,河源東邦精密廠是由日本時計株式會社香港東邦精密有限公司投資興辦的日資企業(yè),總投資為500萬港元。主要裝配高精度電子表和機械表機芯,產品銷往西歐和東南亞。圖是該廠手表機芯裝配車間
老城街心花園,那時候的路上沒有現(xiàn)在那么多車,顯得路很寬敞。
1988年的時候,河源的一所中學已經建校七十三周年了,這里是河源培養(yǎng)人才的搖籃,每年,都會向全國各地輸入大學生。
1989年的鱷湖公園,可以看到周邊的配套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
1992年浮橋(陳育流攝)
那時的浮橋連接兩江四岸,生活上的交流也離不開它。
浮橋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鱷湖公園人們休閑的去處之一,在這里喝茶聊天,好不愜意!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鳳鳴湖是鱷湖公園的一個景點之一。
1989年,老城的大榕樹下,聚集了眾多市民休閑娛樂。路上人來人往,還有挑擔的老爺爺。
90年代初,老城人民路與長塘路交界,河源賓館前的“新”景象。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算是河源當年比較繁華的地段,過往的客人還是要來這里逛逛的,就算現(xiàn)在,這里仍然是人群的聚集地之一。
太平古街是河源非常古老的商業(yè)街,通老城的中山路,這條街道從20世紀初就是很繁華的地段
上世紀90年代初的沿江路,那是建市初期河源新市區(qū)的第一條市政道路。
90年代初,老城長塘路一帶,可以看到當時的樓都不高,設計也很簡潔。路上的人多數(shù)穿著白襯衫、黑西褲,騎著自行車。
九十年代初期的沿江路,你看不到兩邊的高樓,看不到親水步道。
90年代初,老城的化龍商業(yè)步行街,即現(xiàn)在的中心市場前面。當時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富含客家特色的瓦頂房子,別有一番風味。
90年代初,下城小學前面,樓房還沒有建好。
90年代,嘉陵摩托車是路上的主力軍,這個帥小伙還帶上了墨鏡。
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工廠,還以手工加工,小作坊生產為主。
上世紀90年代的沿江路夜景,路燈和大樹靜靜地守護著夜晚的靜謐。
惠河高速公路奠基。
1991年,龜峰塔隱匿在重巖疊嶂的綠色中。
1992年的兩江交匯處,文化廣場還沒建起來,兩岸也沒有高樓。
1992年11月,一條連接新、老城區(qū)的重要過江(新豐江)通道——珠河橋開始修建了。
1992年的凱豐路,道路兩旁的花開得正好。
1993年,龍川礦泉水廠生產場景。大名鼎鼎的霍山礦泉水的前身,就是它們。
1995年,寶源橋、東埔橋和小江橋一帶,可以看到當時寶源片區(qū)還是一片荒山。
1995年,廣梅汕鐵路河源首通客車典禮。綠色鐵皮火車,滿滿的回憶。
1995年,茶山公園舊貌。公園旁邊茶園小區(qū)還是當時最時髦的小區(qū)。
1996年,京九鐵路的建成通車。車上的乘客好奇的望向站臺。
1998年,市委市政府大院內,士兵升旗慶祝新年。
1998年,珠河橋前面的圓盤。建市10年,河源開始變樣了。
上世紀90年代,河源過境公路竣工。
2000年,市民的出行方式變多了,街上可以看到摩托車、自行車還有小汽車。
河源郵電988尋呼臺。對于 70 后、80 后來說,尋呼機是永遠忘不掉的回憶。
2002年的電視塔
92年的浮橋
90年代初的沿江路
鱷湖公園
元宵節(jié)
93年河源首通火車客運
河源市28個項目奠基竣工
十年前的商業(yè)街
高新區(qū)原貌
馬踏飛燕落成
07年2月1日的火車站
99年的新市區(qū),房子還不多,也不高。左邊標注為現(xiàn)在的文化廣場,右邊的高樓為現(xiàn)在的翔豐國際酒店。
沒有改造前的太平古街
本文配圖均為網上轉載,感謝每位提供珍貴影像的作者,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追溯原作者, 如來源標注有誤或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將及時予以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