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fā)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文藝節(jié)目及其人員管理的通知,里邊要求娛樂圈主持人“嚴格執(zhí)行持證上崗”。
也就是說,像以前王一博主持《天天向上》,郭德綱主持《歡樂喜劇人》的情況不可能再有了,畢竟王一博才初中學歷,郭德綱也沒上過學,讓他們專門去考個證,太難為人了。
而在嚴格要求主持人后,有專家還建議,除了對主持人以外,其實演員職業(yè),也可以要求持證上崗,凡是沒有注冊登記的,規(guī)定各類平臺均不予錄用。
此話一出,立刻引發(fā)了圈里圈外網友的熱烈討論,其實此前已經有網友提出建議說讓娛樂圈明星們也都考證,畢竟在如今普通人幾乎都上大學的時代,那些個活躍在鏡頭前的明星藝人,卻半數都是初中或者小學畢業(yè),因為沒文化,在熒幕上鬧過不少笑話。
一目了然的問題就是字不會寫,音不會讀,再往深里想就是這些沒文化卻有大把財富的明星,因為知識匱乏導致道德方面自我約束不夠,所以很容易迷失在粉絲的吹捧中。
于是“學藝先學德”的說法已經開始慢慢流傳,作為明星,業(yè)務水平不行可以慢慢打磨,但道德水平不行一刻也不能在娛樂圈混。
所以專家建議演藝人員實行持證上崗,某些方面來說也是督促明星們提高文化水平和自我修養(yǎng)。
意見是好意見,但一些圈內的人對此非常抵觸,導演“鴻水”就專門發(fā)文吐槽專家這個建議,說有些所謂的專家,自己腦子里也是一團漿糊,不如發(fā)言之前也考個證。
導演“鴻水”認為一些時候行業(yè)出現問題是正?,F象,一般也都會有針對的措施,對于文藝工作者這樣的公眾人物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可以理解,但動不動就建議考證的,總是愚蠢地認為,考個證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也是可笑之極。
導演“鴻水”行業(yè)里個人問題不應該波及整個行業(yè),一個人的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以及是不是違法犯罪,那都是個人的問題,和是不是持證上崗沒有必然聯系。
隨后導演“鴻水”說自己查了一下,建議演藝人員持證上崗的是北京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的會長,他覺得對方如此建議,是有“小心思”,是有人想賺一筆“培訓費”。
我其實有點理解“鴻水”導演的憤怒。
導演作為娛樂圈的從業(yè)者,也算半個明星藝人,巧合的是,明星不需要考證上崗,導演其實好像也不用考導演證,要不然也不會有那么多明星動不動就跳槽到導演了,光喜劇界就有郭德綱、賈玲、宋小寶、常遠等人去導演電影了。
如果以后明星需要考證,那么大概率為了約束明星都轉行,導演行業(yè)也肯定需要考證了,“鴻水”導演可能是怕麻煩,所以不想讓事情往那方面發(fā)展,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不過我倒覺得以后娛樂圈從業(yè)者定期考核和體檢,非常有必要,考核能督促整個行業(yè)進步,體檢能杜絕明星們私下“鋌而走險”做那些違法的事。
讓藝人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不能只靠藝人們的“自覺”,必須讓藝人有“壓力”去學習和進步,演藝行業(yè)門檻低收益高,很容易被魚龍混雜的人攪和,如果適當提高門檻,那么以后娛樂圈的風氣自然會好很多。
如今的明星有什么地方讓人最不滿意,還不是業(yè)務水平參差不齊,個人私德屢屢出事,片酬收入太過駭人。
如果用證書把門檻提高,類似公務員考試,那么業(yè)務水平和個人私德能保證一個底線,高片酬也會因為高門檻而變得不那么“扎眼”,畢竟在“公務員”標準下,能當明星的人,那可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收入高點無可厚非。
所以我覺得,演員可以考證,而且不同行業(yè)要不同的證,演員、歌手、導演、編劇等等,都要各自考各自的,省得大家胡亂跨界上崗,導致收入不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