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3年,我拼命考了山東大學(xué)的自考本科,以為會是條出路
我叫燕兒,出生在山東的一個小縣城。
12歲那年因為爸爸的工作舉家來到濟南。
也許是剛?cè)氪蟪鞘械牟贿m,或者是聽信了別人無意間的一句“女孩上初中后就學(xué)不好數(shù)學(xué)”的話。原本底子很好的我,數(shù)學(xué)開始嚴重拖后腿。
結(jié)果就是,高考那年其他科都很不錯,但因為數(shù)學(xué)只過了60分,我只上了一個???。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其實挺大的,但當(dāng)時的我還沒意識到有的事情對人的一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無論后來你如何彌補都無濟于事。
直到現(xiàn)在,我只要壓力一大就會夢見考數(shù)學(xué),很多次那種不會做題的緊張無措都會讓我從夢中驚醒,躲也躲不掉。
話題有點扯遠了,剛?cè)氪髮W(xué),大二的學(xué)姐來給我們做分享。她提到了自考本科,說是可以從現(xiàn)在開始考,大三畢業(yè)的時候就能考出來,到時候也有本科證,啥也不耽誤,也不用再專升本浪費2年的時間。
我有些心動,就開始研究學(xué)校、專業(yè),開始為自考做準備。其實說研究也談不上,我當(dāng)時唯一的要求就是不考數(shù)學(xué),選來選去我選擇了山東大學(xué)的新聞學(xué)。
拿到本科證,需要考過11門還是12門(時間真的有點太久了,不記得了),每門課程都要達到60分以上,還有最后的論文答辯。
為了在3年的時間通過12門課程,我?guī)缀跛械恼n余時間都拿來自學(xué)新聞學(xué)的課程。
別人泡在圖書館是為了看雜書,我泡在圖書館是為了研究一本又一本厚厚的專業(yè)書籍。
我把別人吃飯、談戀愛、逛街的時間都用來學(xué)習(xí),在別人周末躺在宿舍睡覺的時候來回穿梭在各個考點。
終于,大三那年我拿到了12門考試及格的合格單,后來順利答辯,拿到山東大學(xué)自考本科的畢業(yè)證。
我以為,這會是一個好的敲門磚,能彌補我學(xué)歷上的缺陷。
我的山東大學(xué)自考本科證書
自考的含金量雖然比成人教育、函授高點,但根本比不了全日制。結(jié)果就是,再一次經(jīng)歷了打擊。
畢業(yè)后去找工作,很多公司HR一看我拿的是自考本科的畢業(yè)證,扔下一句“自考本科在我們這沒用”就走了,嫌棄的眼神藏都藏不住。
想要考公符合要求的更少。
沒想到我努力了3年拿來的證書,這么不值一提。
家里人托人幫我找工作,被托的人直接打來電話“指責(zé)”我“你連本科都不是,我拿什么幫你找工作?”
不等我回話,對方就掛掉了電話。
我像被人打了好幾巴掌,在走廊里回不過神來。
也許是在那一刻,我才明白這段話的含義:
我非常喜歡的一個東西,是一個人十三四歲的夏天,在路上撿到一支真槍。因為無知,天不怕地不怕,他扣下扳機,沒有人死,也沒有人受傷。他認為自己開了空槍。后來他三十歲或者更老,走在路上聽到背后有隱隱約約的風(fēng)聲。他停下來轉(zhuǎn)過身去,子彈正中眉心。(引用自讀者在《我與地壇》里的評論)
那一刻,羞愧、自責(zé)、后悔所有的情緒齊齊涌上來,也是在那一刻暗暗告訴自己,要努力爭氣。
用寫作完成自我救贖:寫作/自媒體是時代給予普通人最大的紅利
我開始努力,想要用某些成績來證明自己。
除了本職工作外,我學(xué)過會計、考過消防證,做過淘寶。折騰了好幾年,時間和精力都浪費掉,但仍沒有濺起出半點水花。
曾經(jīng)的誓言,也像泄了氣的皮球,干癟得沒有一點生氣。也不知是命運輪轉(zhuǎn)還是前面夠努力,我終于迎來了機會。
注會考試10天倒計時
2018年的某一天,百無聊賴的我刷著手機,突然被一篇介紹講書稿的文章吸引了。
所謂的講書稿就是讀完一本書,根據(jù)要求整理出一篇能為他人提供知識干貨的文章,大約4000字左右,但稿費超高,6000塊錢一篇。
一個字1塊5啊!這得是用金子寫的字吧!
冥冥之中,我感覺到這是老天爺在用金錢的方式給我指明了一條道理。
于是,我決定開始“進攻”講書稿。
考過消防,想著掛靠
此后,3個多月的時間,我下了班只做3件事:學(xué)習(xí)、讀書、寫稿。
稿子被拒了,就再寫另一篇;寫的內(nèi)容被批了,就再看一遍書……
終于,我被市面上一家大平臺簽約了!
簽約的平臺
當(dāng)時稿費已將降到了2000元1篇,雖然比起最初的6000差了一大截,但那時候我的月薪才5000,可以說這個收入都快趕上半個月工資了。
同時,這個消息也抵消了3個多月來的掙扎和辛苦,更讓我信心倍增,或許以后可以吃寫作這碗飯。
記得劉媛媛曾經(jīng)在她的書里說過這么一句話:一個人只要做成功6件事,就能極大增強自信。
其實,我感覺,只要做成功1件事情,這件事情帶給你的正反饋就能讓你堅定不移地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講書稿的簽約,讓我看到了方向,也堅定了我在短時間內(nèi)可以嘗試的事情。
那就是寫作。
后來的寫作之路雖然辛苦,但比起前期的迷茫無措,好走多了。
百篇青云計劃
在接下來的1年內(nèi),我陸續(xù)簽約了3個平臺,而且都屬于比較大的講書稿平臺。
后來講書稿需求大減,單篇的價格也越來越低,但今日頭條開始大范圍招募作者,并給予了很多支持。
想要寫作的小伙伴,一定要多接觸寫作的朋友、進入寫作的圈子,只有這樣你才會盡可能減少“信息差”,越早起步你越省時省力,而且效果會好很多。
為了過原創(chuàng),我在頭條日更一個多月開通了權(quán)限,后來更是一口氣拿下了百篇青云計劃文章,順利成為頭條的簽約作者。
再后來,就是深耕多個平臺,成為bai 的簽約作者。
平臺紅利時代過去,我開始尋求改變
青云時代過后,很多創(chuàng)作者因為平臺紅利期消失,收益銳減,紛紛退出。我因為簽約打底,繼續(xù)前行,但也感受到了不得不改變的壓力 ,于是我開始尋求改變。
【小人物·大職場】系列文章
2021年,我開始在頭條號上發(fā)布【小人物·大職場】的普通人故事,也是因為這個系列的更新,讓我感受到了人物稿的流量魅力。
我出了很多篇十萬 、百萬 爆款,收益更是水漲船高,還帶動了真實人物成為平臺熱門。
普通人物都能如此吃香,那么名人熱門的人物更不在話下了,于是我開始研究起名人故事,也就是你現(xiàn)在看到的這個賬號上的故事。
故事的魅力真的太大了,名人效應(yīng)也是流量密碼,沒想到因為人物稿我過上了月入2萬 的生活,更沒想到寫人物稿治愈了我當(dāng)媽第1年的焦慮。
很多人都在問我,普通人要做什么能讓自己的生活過得好點?我都會告訴他,一定要去寫作、做自媒體,這是時代給予普通人的紅利。
頭條部分禮物
很多人對于寫作有誤解,認為寫作需要好的語文功底或者靈感,其實不是。
寫作更多的是一個技能,就像學(xué)開車,你只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多加練習(xí),就可以熟能生巧。
其實說白了,寫作把握兩點,你就能變現(xiàn),一是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二是堅持。
從一開始寫作只不過是給了我一份副業(yè)收入,到后來我靠它養(yǎng)娃,這條路我走了接近5年時間。
其他平臺禮物
寫作沒有讓我暴富,但卻結(jié)結(jié)實實地增長了我的自信和底氣,讓我在疫情的3年和帶娃的第1年不至于過度焦慮和慌張。
所以,如果你想有一份副業(yè),你想在主業(yè)之余有份可能和保障,你想在帶娃的同時也能有收入來源,不用過手心朝上的日子,那就試試寫作,趕快來找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