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經(jīng)典語錄 1.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2.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shí)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3.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dòng)。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4.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6.破山中之賊,易。破心中之賊,難。 7.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8.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9.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10.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11.為學(xué)大病在好名。 12.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13.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14.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 15.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16.王陽明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shí),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shí),則此花顏色一時(shí)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7.此心不動(dòng),隨機(jī)而動(dòng)。 18.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19.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21.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22.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23.君子誨人不倦,而師道必嚴(yán)。 24.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25.良知只是個(gè)是非之心。 26.處朋友,務(wù)相下則得,相上則損。 27.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28.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xué),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 29.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30.有志于圣人之學(xué)者,外孔、孟之訓(xùn)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31.凌崖望雙峰,蒼茫竟何在?載拜西北風(fēng),為我掃浮靄?!峨p峰》 32.險(xiǎn)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fēng)?!斗汉!?標(biāo)簽:王陽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