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研的同學中不乏一些二戰(zhàn)的考生,在一戰(zhàn)考研失利后,不少人吸取經(jīng)驗,希望在二戰(zhàn)考出好成績。但是,每個人都適合二戰(zhàn)考研嗎?恐怕并不是這樣。那么,哪些人二戰(zhàn)考研依舊會失敗呢?如果想二戰(zhàn)成功,應該如何準備呢?
什么類型的考生不適合考研二戰(zhàn)
第1類:為逃避工作,把考研當借口的
每年的考研“陪跑大軍”中不乏這樣的同學:對研究生考試毫無準備,害怕步入社會,害怕面臨競爭,害怕面對失敗。只是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考研,人云亦云,就隨便報了個學校,其考研成績也就可想而知了!建議這樣的同學盡早面對現(xiàn)實,雖然大學是“象牙塔”,但我們總不能一輩子都待在學校里,該面對的總要勇敢去面對,逃避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第2類:家境不好,需要考生工作賺錢貼補家用
考研二戰(zhàn)是需要花錢的,即使很省吃住一年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而家境不好的同學不可能一直讓家里人供養(yǎng)自己二戰(zhàn)考研。更多的情況下,家境不好的家庭是不會支持考生二戰(zhàn)的,他們肯定是想考生早點賺錢貼補家用。如果這樣的話還想考研的話,只能選擇考在職研究生,或者找一份工作,在職考研。讀研也得花很多,二戰(zhàn)也不見得一定成功,所以很多人考研的跨度時間太長,考生要做好取舍,找好考研時機才可以。
第3類:基礎太差,考研分數(shù)距國家線太多
有一些專業(yè)課基礎差的同學盲目選擇考研,在一戰(zhàn)結束后,考出的成績非常差,比國家線低了很多,甚至還達不到國家線的一半,單單通過自己一年的努力也難以達到復試分數(shù)線。這種情況下,考生完全沒必要再選擇二戰(zhàn)考研了,因為二戰(zhàn)的時候分數(shù)即使有太大的提升,也不可能有突飛猛進的增長。再者,二戰(zhàn)的壓力很大,不少人二戰(zhàn)成績還比一戰(zhàn)還低也說不準。
第4類: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
“二戰(zhàn)”的壓力不同于“一戰(zhàn)”,這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我們會在“一戰(zhàn)”中積累不少經(jīng)驗和教訓,但“二戰(zhàn)”會有各種各樣的壓力如狂風暴雨般接踵而至,你或許需要面對:參加工作的同學每天在朋友圈曬著高工資;“一戰(zhàn)”成功的同學在和你聊天中都透露著巨大的優(yōu)越感;稍有不順心,你就感到孤獨、焦慮和迷茫;你需要每天起早貪黑,挑燈夜戰(zhàn)……這些準備你都做好了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你又怎么能保證自己能堅持到最后?所以,如果難以承受“二戰(zhàn)”的心理壓力,還是趁早選擇其他道路。
第5類: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意志力差的
有些同學“這山望著那山高”,對研究生備戰(zhàn)的艱辛依舊沒有充分的認識,往往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意志力差,無法做到自律??磿蠢哿耍蜁胗钟惺裁葱码娪吧嫌沉?;剛開始進入狀態(tài),就想給自己放兩天假出去“兜兜風”;馬上進入復習關鍵階段了,又想出去找工作。像這種情況,在“二戰(zhàn)”考研隊伍里也還的確存在。我認為,如果抱有這種心理,其實“二戰(zhàn)”考研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考研二戰(zhàn)應該如何準備
制定一個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長期的和每日的,但是要量力而行,比如說你每天只能看 40 頁書,你計劃每天看 100 頁,長此以往,你就會有深深的挫敗感,學習積極性就會大大降低。規(guī)定每個階段要做的事情,規(guī)定每天分配在各個功課的時間,規(guī)定每天要做的功課,要看的章節(jié),這樣復習就會有目的性,不會亂套,而且有了目標自然也會有動力。不過也不要盲目照著之前所制定的計劃走,因為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要隨時調(diào)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