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在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失敗之后,往往會選擇二戰(zhàn)。第一次考研失敗,有可能是因為知識結構不穩(wěn),基礎不好,或者因為其他的種種原因。第二次考研,就應該注意避免第一次考研出現的很多錯誤,提高自己的考研成功率。
為什么考研最好不要二戰(zhàn)
第一次考研的優(yōu)勢
從開始復習到考研成功,一般要經歷最少八個月甚至更久。但實際備考時間遠遠少于這個預期的時間,因為備考初期會有課程和期末考試,甚至于有些學校要求12月前上交開題報告。但這確實是成本最小的一次考研,畢業(yè)后直接升學時間成本最低,避開了就業(yè)壓力。并且因為第一次考研在學校,節(jié)約的資金也很可觀,學校大量免費的公共學習資源,加之食宿都比校外便宜安全,而且學校擁有的學習氛圍也是校外無法比擬的。
第二次考研的情形
若是一戰(zhàn)失敗,選擇考研二戰(zhàn),如果心態(tài)尚可馬上開始準備,其實也會面臨一系列不安定因素。一則是畢業(yè)論文提上日程,其次是畢業(yè)帶來的心理變動,面臨畢業(yè)季的到來一系列雜事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還要總結失敗的經驗教訓繼續(xù)考研。尤其是當你還在糾結二戰(zhàn),同學們在校招已經找到了不錯的工作,心里可能會矛盾極了。經過一番矛盾、糾結、選擇之后,割舍不下曾經付出過的一年艱辛,繼續(xù)拾起書,坐到自己曾今戰(zhàn)斗過的地方。等過了畢業(yè)季,也就是領完畢業(yè)證、學位證以后已經7月份了。真正復習的時間就更緊迫了,此時還要戒驕戒躁,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學過就輕松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一年,而這一年要恐怕只能從“步步為營”中度過了。
考研二戰(zhàn)和第一次考研有什么區(qū)別
一、心理壓力
相對考研“二戰(zhàn)”的人來說,應屆生考研的心理壓力要更小,他們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復雜和人情世故,選擇考研也許只是盲目“從眾”,雖然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能一次就考上,但很多人會覺得“沒考上就去找工作”、“今年考不上大不了明年再來一次”。心理壓力小,以平常心對待考研,往往有可能一擊即中。但考研二戰(zhàn)的話,很多人經常會想考不上怎么辦,有的人甚至是辭了工作備考的,壓力就更大了。
二、備考狀態(tài)
應屆生備考時,身邊往往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和朋友一起并肩作戰(zhàn),“研友”可以互相鼓勵,給彼此加油打氣,在對方撐不下去時拉他一把,像是救命稻草一般,有朋友相伴會讓這段“孤獨”的歲月沒那么難熬。但考研二戰(zhàn)就不一樣了,相當于是孤軍奮戰(zhàn),看到以前的同學成功考上研究生或是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便十分羨慕,這時候備考,必須要比任何時候都心無旁騖,能坐得住,學得進去。
三、復習經驗
二戰(zhàn)的人已經有過一次考研的經歷了,所以相對應屆生來說,他們知道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有哪些考試題型和解題技巧、也更熟悉考試的流程,所以他們能更好地安排復習計劃,而且更容易找到自己的目標。很多應屆生在復習時手忙腳亂,不知道從哪里下手,目標院校也是換了又換,知道考研報名時才最終確定。
二戰(zhàn)考研應該怎么準備
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為什么有的人很努力,卻考不好。歸根到底,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因材施教,每個人都不一樣。因此,在看經驗貼的時候要學會篩選出適合自己的方法,不要照搬硬套,要有獨立的思考,到底適不適合自己。
不要盲目跟別人比進度
考研要制定計劃嗎?當然要。一個完善的計劃能夠給考研增加信心和實力,但是不是要什么都和別人比,這是考研的大忌??吹絼e人學得快就著急,這是不可取的。如果有自己詳細的計劃,按照自己的計劃按部就班,不但能夠復習完而且能夠復習好,何苦去和別人爭高低。制定計劃是切忌盲目追求進度,欲速則不達,要合理安排每天的學習任務,不可冒進。
端正態(tài)度
考生必須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端正自己的態(tài)度。 第一,不要覺得是二戰(zhàn)就感覺心理壓力很大,不要成天想著自己要是再考不上怎么辦,與其成天想這些有的沒的,還不如踏踏實實復習。說真的,二戰(zhàn)其實跟初戰(zhàn)一樣,絲毫沒有差別,何況我們還是老鳥,具有無可比擬的經驗優(yōu)勢。但是不排除存在心里脆弱的同學,感覺壓力很大,沒有心思復習,這時候就要及時調整心態(tài)。
找出失利原因
找出初戰(zhàn)失利的原因。 是學習方法不好,還是不夠勤奮?是西綜拖后腿了,還是英語不過關?這些都要好好分析一下,不然照著之前那樣再走一年,最后不過就是再白花一年時間。既然選擇二戰(zhàn),就要心無旁騖,持之以恒。 不要想著要不要一邊工作一邊考研,千萬別這么做,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也不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不要給自己找諸多不學習的借口,偶爾的勞逸結合無可厚非,但不能一直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