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整理了中國近代海軍院校排名前十相關信息,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更好的大家。
簡述中國近代前期海軍和海防建設興起的背景、史實及...
清代海軍簡議 【摘要】中國近代化海軍開始于晚清。在列強“船堅炮利”的打擊下,清*籌建北洋海軍、南洋水師、福建水師等同時還建造各種類型的學堂。港口、船塢廠等,以期防御日益喪失的海域。但是由于清統(tǒng)治者的腐敗無能,使得海軍最后走向衰亡。 【關鍵詞】北洋海軍;南洋水師;福建水師;海軍學堂。 中國近代化海軍開始于晚清,清代以前,中國只有水師,沒有海軍。 魏晉南北朝至宋金時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奪在長江一帶進行,在這客觀上促進水軍的發(fā)展。魏晉南北朝時,水軍有艨艟、樓船、飛云、蓋海、青龍、赤龍等名號眾多、規(guī)制不一的戰(zhàn)船,大者可載八九百人,不僅用于內海流域,而且還游弋于遼闊的海域。隋唐時期,中國有了一支包括艨艟、斗艦、走軻、海鶻等各型戰(zhàn)艦的龐大海軍,并在公元663 年的白江口海戰(zhàn)中大敗日本海軍,取得了輝煌勝利。南宋為防止金軍南下,大力發(fā)展水軍,創(chuàng)制了大車船,船高兩三層樓高,長90余米,兩側裝有腳踏輪作為推動器,行駛快速,可載七八百人,稱之為“輪船”,裝備管型火器,以“火炮之法”和“火箭環(huán)射”等戰(zhàn)術配合輪船作戰(zhàn),在當時明彎起到了重要作用。元代曾數(shù)次組織大規(guī)模船隊遠征日本和爪哇。明代也有鄭和下西洋的大船隊出海貿易揚威,是中國水師建設的頂峰,此時的中國“海軍”無論是艦船噸位或是戰(zhàn)斗力都遠遠超在世界各國之前。明代中葉以后,對倭寇采取消極防御,清代也長期施行海禁,水師主要用于內海、內河,平時只負責巡查治安。舟船之制,主要兵船的裝載量僅限于百余人,武器裝備也僅限于小口徑線燃前膛炮,航程和殺傷力都有限,已經(jīng)不適應大規(guī)模海戰(zhàn)的需要,更談不上抵御外侮。 自從*戰(zhàn)爭起,清*內部一些有識之士陸續(xù)提出了一些海防策略。中國在第二次*戰(zhàn)爭中再遭慘敗,使得清統(tǒng)治集團中更多人主張創(chuàng)建強大的海軍以抵御外侮。清*從同治元年(1862年)開始籌建海軍,由南北洋大臣分管海軍,到光緒元年(1875年),海軍初步建成,北洋軍艦有14艘,南洋軍艦17艘,福建軍艦11艘??偟膩碚f,這三支海軍艦船質量差、噸位小、行動慢、又卻少鐵甲艦。尤其是三洋各成派系,互不統(tǒng)屬,無法形成統(tǒng)一整體,容易被各個擊破。光緒十一年(1885年),總理海軍衙門成立,僅將北洋海軍建立成軍,南洋、閩粵方面因艦船缺少,未能成軍。北洋海軍在山東威海建立提督衙門,而在中日純槐亂甲午一戰(zhàn),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此后陸續(xù)拼湊了巡洋艦對(有15艘戰(zhàn)艦)、長江艦隊(有17艘戰(zhàn)艦),其最大噸位的巡洋艦3400噸,最小噸位的魚雷艦62噸,分別是德、日、英*的,國產(chǎn)的也有8艘,則是木質或鐵木結合。清朝滅亡前,海軍已有了艦隊、港口、船塢廠及各種類型的學堂,形成了獨立的體系。 (一)三支海軍 北洋海軍 1874年(同治十三年)清*籌劃海防,北洋大臣李鴻章主張在北洋建立水師。隨后開辦北洋水師學堂,訂購鐵甲戰(zhàn)艦,修筑旅順(今并入旅大市)和威海衛(wèi)(今山東威海市)軍港,配置數(shù)百門德國克虜伯大炮。1885年(光緒十一年)清*設立海軍衙門。1888年編成北洋艦隊,共二十二艘,其中鐵甲艦九艘。丁汝昌任海軍提督,軍事訓練由英國、德國人操縱??倗嵨怀^4萬噸,官兵4千余人,是當時一支實力較強的近代做檔海軍。但從1888年之后,為再添任何新式軍艦,1891年后,因海防經(jīng)費被挪用修筑頤和園,連槍炮*也停止購*。1894年9月黃海海戰(zhàn)中,中日艦隊互有傷亡。1895年初在威海衛(wèi)被圍,2月北洋艦隊全部覆沒。 1編成 鐵甲船 鐵甲艦:定遠、鎮(zhèn)遠 (都為7000噸級)。 快船 裝甲巡洋艦:經(jīng)遠、來遠。 防護巡洋艦:濟遠、致遠、靖遠 。 碰撞巡洋艦:揚威、超勇 。 蚊炮船 炮艦:鎮(zhèn)邊、鎮(zhèn)中、鎮(zhèn)東、鎮(zhèn)西、鎮(zhèn)南、鎮(zhèn)北。 魚雷艇: 左一、左二、左三、右一、右二、右三、福龍、 定一、定二、鎮(zhèn)一、鎮(zhèn)二 。 練船 練習艦:康濟、威遠、敏捷 。 輔助艦艇 2編制 官制 :提督、總兵(分左、右翼)、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 ,艦長稱為管帶 。 海軍軍銜等級 :正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協(xié)都統(tǒng)、 正參領、副參領、協(xié)參領、 正軍校、副軍校、協(xié)軍校。 人員 :北洋艦隊各主要戰(zhàn)艦艦長及高級軍官幾乎全為福州船政學堂畢業(yè),并多曾到英國海軍學院留學實習。中層軍官內多有為原留*童,被召回國后到福建水師學堂學習海軍后服役。艦隊內一直亦有外國人擔任軍官作技術專家及指導。北洋艦隊的軍官多能操英語,內部指揮命令亦是以英語發(fā)號。 北洋水師主要將領有: 丁汝昌——水師提督 劉步蟾——右翼總兵,定遠號管帶 林泰曾——左翼總兵,鎮(zhèn)遠號管帶 鄧世昌——中軍中副將,致遠號管帶 葉祖圭——中軍右副將,靖遠號管帶 方伯謙——中軍左副將,濟遠號管帶 林永升——左翼左營副將,經(jīng)遠號管帶 邱寶仁——右翼左營副將,來遠號管帶 黃建勛——左翼右營副將,超遠號管帶 林履中——右翼右營副將,楊威號管帶 楊用霖——左翼中營游擊,原鎮(zhèn)遠號幫帶,林泰曾自盡后接任管帶 南洋水師 1888年(光緒十四年)清*編成北洋海軍時,將廣東、福建、臺灣、上海的軍艦劃歸南洋大臣統(tǒng)轄,稱南洋水師。僅有鏡清、南琛等中小型艦船17艘。這是清末海軍部署在東海北部區(qū)域的艦隊,防衛(wèi)江浙海域,主要基地設在上海吳淞,在南京設有南洋水師學堂。南洋水師的艦船大多有福州船政局和江南*總局建造,其中開濟、鏡清、寰泰三艘巡洋艦和購自德國的南琛、南瑞兩艘巡洋艦,排水量均為兩千余噸,他們構成南洋水師的主力。另外有千噸級炮艦三艘,其總體實力不及北洋海軍,但超過福建水師。1895年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北洋海軍在威海衛(wèi)(今山東威海市)覆沒后,南洋水師分編為長江艦隊和遠洋艦隊。 福建水師 1885年(光緒十一年)清*設立海軍衙門后的三大艦隊之一,防衛(wèi)閩粵海域,歸閩浙總督節(jié)制。以福建的馬尾作為軍港,兵力分布于臺灣、廈門等地,艦隊擁有20余艘軍艦,主要由福州船政局建造,部分從西歐進口,排水量一般在1000到1500噸之間。旗艦揚武號排水量1560噸,250馬力,裝備13門艦炮,相當于當時的中型巡洋艦。福建水師平時很少訓練,戰(zhàn)斗力很弱。1884年7月,中法戰(zhàn)爭中,法艦開進馬尾軍港,并向福建水師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倉猝應戰(zhàn),兵艦11艘、商船19艘,全部被擊沉,福建水師全部覆沒。 (二)海軍教育 中國近代海軍學堂有馬尾船政學堂、黃埔水師學堂、天津總醫(yī)院西醫(yī)學堂、天津水師學堂、昆明湖水師學堂、威海水師學堂、江南水師學堂、北洋水師學堂等。清*在定購國外軍艦的同時向外派出了大批留學生(如劉步蟾、嚴復、詹天佑等)。1888年清廷又正式確定了海軍教育的科目、要求“其考選海軍官學生也,一、英國語言文字,二、地輿圖說,三、算學至開平方諸方,四、幾何原本前六卷,五、代數(shù)至造對數(shù)表法,六、平弧三角法,七、駕駛諸法,八、測量天象推算經(jīng)緯度諸法,九、重學,十、化學格致。肄業(yè)期四年,學成錄用。其考選練勇也,招沿海漁戶年壯者充之。在練船練習帆繩蕩槳泅水及輪炮之操法,洋槍刀劍之操法。由三等遞升至一等,以備充補水手。水手以上各級,核其才藝勞績,以次遞擢”。由此奠定了中國近代海軍教育體系的基礎,由這套教育系統(tǒng)培養(yǎng)出的海軍人才成為了中國近代海軍的中堅力量。 *戰(zhàn)爭之后,清王朝開始購*一些外國鐵甲艦船來裝備水師,并且成立造船廠,期望用來防御日益喪失的海域,但在中法、中日戰(zhàn)爭中,水師屢遭敗績,大部分艦船沉沒于海底。1896年, 清*決定重建海軍。自甲午戰(zhàn)爭后到宣統(tǒng)初年,清*從英、德等西方國家訂購一批各種規(guī)格的軍艦,南北洋海軍總計有艦船50余艘,但其中老式船居半,能出海作戰(zhàn)的僅四艘巡洋艦和十余艘炮艦而已。1909年,清*開始籌備新海軍,1910年成立了海軍部,設軍職、軍政、軍學等7司及主計處,分轄23科,講水師學堂和造船廠等撥歸海軍部統(tǒng)轄,到那沒有什么起色,清王朝便滅亡了。 附表 英國皇家海軍學院中國留學生初期的一份課程表 禮拜一 禮拜二 禮拜三 禮拜四 禮拜五 禮拜六 上 午 每日6點開始聽講 重學 算學 重學 重學 重學 論鐵甲船 化學 格致 論德法戰(zhàn)爭 俄土戰(zhàn)爭 化學 論德法戰(zhàn)爭 俄土戰(zhàn)爭 下 午 畫炮臺圖 畫海道圖 自習 畫炮臺圖 自習 自習 毫不吝嗇的把我的小論文給你了,期待第一筆懸賞~~~ 參考文獻 ⑴雷頤:《北洋海軍:體制決定勝敗》,《中國新聞周刊》,2005年第47期 。 ⑵史記功:《北洋水師》,《當代海軍》,2004年第12期。 ⑶李斌:《北洋水師學堂簡論》,《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第5期。 ⑷屈春海:《晚清海軍留學英法述析》,《歷史檔案》,2004年第3期。 ⑸王家儉:《戚其章著<晚清海軍興衰史>》,《歷史研究》,1999年第2期。 ⑹吳長春:《從裝備上看北洋水師覆亡的原因及幾點啟示》,《大連海事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⑺周金明:《晚清海軍建設始末》,《文史春秋》,2002年第5期。 ⑻戚其章:《晚清海軍興衰的歷史啟示》,《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⑼李喜所;李來容:《留學生與晚清海軍建設》,《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年第1期。 ⑽陸儒德;劉紹志:《論晚清海軍教育的成功之處》,《航海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⑾李侃;李時岳等:《中國近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100到142頁。 ⑿韋慶遠;柏樺:《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第410到417頁。以上就是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給大家?guī)淼闹袊\娫盒E琶笆績热?,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