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院校高管專業(yè)排名表很多朋友對這方面很關心,好教育整理了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一下吧!
我的芳華我的班·回望八七
話說,1987年發(fā)生了什么?經濟體制改革啟動,中葡關于澳門的聯(lián)合聲明簽署,臺灣地區(qū)解除*,印度在春丕河谷和中國對峙,大興安嶺大火燒了27天。另有,京廣鐵路大瑤山隧道貫通(注:8年后我南下廣東由此經過,對隧道之長、施工難度之大嘆為觀止),陜西法門寺發(fā)現(xiàn)4枚釋迦牟尼佛指舍利(注:30年后我游法門寺得見其中之一,自帶神秘光環(huán),引人膜拜)。在樂壇的風云人物則是費翔,《故鄉(xiāng)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傳唱全國,熱度極高。 對于我們這些多為農村出身的新生來說,國家大事似乎離我們還比較遙遠。經歷過中考的考驗,甫入高中更多的還是松一口氣之后的小激動、大新鮮,也夾雜著幾分對三年之后高考的期盼。交了報名費,認領了班級和寢室,就算是高一學生的一員了。一切剛剛開始,希望的種子開始萌芽。 教室墻頭的大黑板上公布著所有新生名單、他們的中考分數(shù)和所屬班級。高一年級有四個班,我分在一(1)班,這個班有不少同學在后來繼續(xù)是我文科班的同學,如程衛(wèi)國、徐愛民、張金松、胡小嵐、王淑華、夏小青、孔小燕等等。從入學分數(shù)看,高分并不集中在某一個班,說明學校分班還是挺講究平衡的,沒有快慢班之說。入學分數(shù)最高的陳鑫和張翔后來也是我文科班的同學。與我一起從團陂初中升入團陂高中但不在同一個班的皮立勛,若干年后擔任了這所高中的副校長。 入學之初那幾天,通過大黑板還能不斷看到八七屆高考錄取情況的發(fā)布。印象中當年錄取的大中專總量不少,估計有一百多人。排名第一的是王秋旺,錄取到西安交通大學。王秋旺非常優(yōu)秀,后來在西安交大一路讀完博士留校任教,三十出頭就破格評上了教授,現(xiàn)在是長江學者,曾入圍院士評選。那年考上本科和大專的人蠻多。也有一些人錄取到中專學校,但要知那時能上中專也是很難得的,其難度不在今天就讀普通二本之下。當年團陂高中在普高當中名氣大,影響超出了縣域范圍。三年后我進入某大學讀書,攀談中來自紅安農村高中的徐同學告訴我團陂高中很有名,他聽過這所高中的名字。據(jù)說團陂高中高考往屆多有輝煌表現(xiàn),特別是八六屆??上О税藢眉爸筮B續(xù)幾年的高考表現(xiàn)大幅滑坡(文科尤甚),挫折甚大,失去了在縣內普高中的領先地位。雖說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不因人的意志轉移,盛衰有其周期規(guī)律,但只要學校精神底蘊在,終歸有重新振作之時。后來團陂高中又曾在某些年份高考大放異彩,可為例證,這是后話不提。 團陂高中的校舍依山而建,主體是紅墻黑瓦尖頂單層的建筑。進大門左手邊是小*部,右手邊是飯?zhí)茫彩俏覀兏髯詫募依飵淼拇竺姿腿シQ重換飯票的地方。正對大門口是一面長長的斜坡,斜坡盡頭就是連在一起的高一年級的四間教室,自西向東依次為一至四班。其他年級的教室在后面或側后方。 下課吃飯的場面壯觀。各班學生一窩蜂沖出教室,跑步奔向飯?zhí)?,堪稱爭先恐后。在飯?zhí)么蝻垥r則你推我搡,擠做一團,尤其是早餐時段。以致校方不得不組織老師或學生干部在早餐時段維持秩序,讓學生排起長隊一個個地來。中晚餐時間沒有那么趕,就沒有安排值班。 團陂高中當時的校長是何旺村,教導主任夏學矩。學校有不少功底深厚、教書育人成績斐然的資深教師,但當年教我們高一年級的主要還是青年老師,其中不少剛從師范院校畢業(yè)。 我們一(1)班的班主任是高國喜老師,他教我們語文課。高老師身高一米八幾,那時大概二十幾歲,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是帥哥一枚,風華正茂。他朗誦課文抑揚頓挫,干脆利落,分析文章頭頭是道,間或幽上一默。在給我們講授《三國志·諸葛亮傳》時,文中說到諸葛亮“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高老師打趣地說,你們不要被這里的八尺嚇到,那時的八尺放在今天也不超過一米八,比你們高老師可能還稍微矮一點呢。誦讀抒情詩歌例如《大堰河——我的保姆》,高老師讀來如泣如訴,真摯動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老師早年是中師化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來才改行當語文教師,再后來取得大學學歷。他曾跟同學們簡述自己由理轉文的過程,其間如何忘我地學習,以致初始化學專業(yè)知識淡忘,甚至問別人H?O是什么,逗得大家滿堂大笑。入學不久,高一年級的幾個班幾乎是在同一個星期天組織到團風縣(當年還是叫黃岡縣)但店鎮(zhèn)白云山郊游。當時學校出于安全考慮,并不鼓勵學生到野外游玩,但也沒有強行阻止。高老師放心不下,和我們同上白云山,全程陪伴。我記得他的午飯就是一根筷子串著的幾個饅頭,那是他當天早上從教師食堂*來的。他和同學們在一起,簡單而快樂。高國喜老師那時已表現(xiàn)出很強的組織領導能力,他是學校的團委書記,并指導校學生會的工作。高老師文才出眾,在那年學校迎國慶的詩歌板報上,他寫了一首詩《故鄉(xiāng)的河,相思的河》,很有感情。大概在我升入高二讀文科的那年,高老師調離了團陂高中,從此我與他沒有交集。后來聽說高國喜老師先后在縣一中、縣教育局等單位任職,事業(yè)向好。可是至今我沒有再見過高國喜老師,而他也不一定記得我,因為當時我在他的班上實在太不起眼,我后來在文科班如魚得水的表現(xiàn)他也沒有機會見到。 教我們班數(shù)學的是王益老師(不確定這個“益”字是否準確),瘦高個,籃球場上的好手。我還記得他夾著巨大的三角尺給我們講立體幾何的情景。我對王益老師印象不深,大概因為數(shù)學是我偏弱、比較畏懼的一門課,我做不到集中注意力聽課,聽數(shù)學老師講課總覺得乏味,興致不高,容易犯困,當時也不具備后來認識到數(shù)學極其重要的覺悟。但即便是當年,我也認為這位老師的課其實是講得很好的,因為我在有限的幾次沒走神的時候,他講的知識我?guī)缀跬耆牰???梢妼W不好一門課是個偽命題,原因很可能出在自己本身。王益老師后來去向如何,我完全不知。對高中畢業(yè)后常年不在浠水生活的我來說,不大可能也不會主動去了解這些情況,那時遠還未到念舊的年紀。 英語老師姚斌,也是青年教師。他習慣全英文上課,語速較慢,淺顯易懂。聽說當年姚斌老師只是中師英語專業(yè)畢業(yè),教高一的英文對他應該說是個挑戰(zhàn),但他始終在盡心盡力地講授課程。我在初中學到的英語基礎算是比較好的,在高一階段則是不溫不火,因此課堂上互動不多。姚斌老師忠厚、平易近人。有一次他不慎把鑰匙鎖在宿舍房間,進不了門。一籌莫展之際看到那時身材矮小的我,便叫我從他房門上的門洞鉆進去替他打開了房門,搞到我剛洗完澡換上的白襯衣臟兮兮的,但我當時是樂意幫忙的,對此并無怨言。后來聽說姚斌老師去了某師范院校進修英語,學成之后水平必然提高很多。我從此沒再見過姚斌老師,相信他必定一如當初的和氣。 我常常跟人說,自己讀了這么多年的書,從來沒有做過班干部,充其量有那么一兩次做過課代表或小組長。就在高一(1)班,我當上了政治課的課代表,這大約是因為我中考的政治分數(shù)還比較高。但我這政治課代表竟然不記得高一時大部分時間教我們政治課的老師是誰。我只記得高一初期短暫地給我們代過課的那位剛大學畢業(yè)的老師-王錦華。王錦華老師說他大學讀的是歷史學,但被學校安排上政治課(那時講的主要是政治經濟學),也算是用在相關領域了。這王老師顯然是個很有才華的老師,不愧是華中師范大學的畢業(yè)生。在迎國慶的教師板報上他寫了一首詞,我記得開頭是“佳節(jié)重來,欣望眼,喜溢心懷”。更妙的是當時經濟體制改革的大背景在他的詞中也有反映,一句“改革豪光射斗?!?,把握住了時代脈博??上У氖?,我沒能等到高二文科時聽王錦華老師講他拿手的歷史課,因為他很快就調離了團陂高中。多年以后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我得知王錦華老師調到了縣文化局,做過多年聞一多紀念館的館長,現(xiàn)在是縣文化局工會主席、縣政協(xié)常委。歷史就這樣會開玩笑,讓人錯過一些可能很寶貴的學習機會。 化學老師郝春明,貌似也是剛畢業(yè)不久,他家好像就住在團陂街上。郝老師屬于文靜的那種類型,說話細聲細氣,但講課一絲不茍。我總記得他講課中有一個口頭禪“分子”(此處“子”念第一聲)。郝老師這里說的“分子”不是指化學中的那個常用術語,而是指考試的分數(shù)。因為他講化學課時常常將內容與將來的考試相聯(lián)系,大意是你學好這部分內容不外乎是為了在考試時贏得分數(shù)。從實用和功利的角度,我蠻認同郝老師的理念,因為高大上、抽象的目標實際上常常難以實現(xiàn),簡單具體的目標更加實在和激勵人,更有實現(xiàn)可能。據(jù)說郝春明老師后來調去縣一中任教至今。 物理老師高中維,應該是那年剛從黃岡師專畢業(yè)的新老師,初為人師的緊張和不安一望可知。我記得他給我們上第一堂物理課時,在同學們的掌聲中幾步跨進來,臉色有點發(fā)白,過了好一陣子才放開。那時很年輕比我們也大不了幾歲的高中維老師,課間休息時喜歡和同學聊天,偶爾講點他讀大學時的事情,讓我們很感興趣。初入高中,誰不盼著上大學并且期望早日夢想成真呢?高中維老師授課相當認真,我這物理學得極差的人多年后也還記得他在課堂上給我們講到笛卡爾的理論。我后來升大學家里辦酒宴時,高中維老師曾被王佑勤老師叫上一起到我家吃謝師酒。遺憾的是我物理學得不好,沒有選擇理科,也就缺少和高中維老師在物理方面的共同語言。聽說高中維老師后來調到縣一中任教,也是數(shù)十年未曾謀面的了。 我記得人的樣子但不記得名字的是生物老師。那是位女老師,皮膚略黑,戴著眼鏡,性格似乎比較內向。高一時她結婚,班上的生物課代表吳愛明組織同學們湊份子,給老師送了一束花-塑料花。這位女老師講課嚴謹,但不久以后也調離了團陂高中。 對于高一結束后選擇了文科的我來說,學習理化生課程真的像個過客。后來我回想當時我們的老師都是很敬業(yè)的,沒學好功課還真不能怪老師沒教好,只能怪自己不夠專注、不夠努力。我常拿自己這方面失敗的例子警示下一代要發(fā)奮用功,抓住寶貴時間努力學習、克服困難。學好數(shù)理化,未來選擇更多、更廣。 高一(1)班學生有七八十人之多,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本縣生源,也有少量外地學生。那時團陂高中攜往屆高考的余暉,吸引了外地學生前來就讀。同學中有好學的、有調皮的、有成績好的、有成績差的,成績居中的是大多數(shù),其中一些同學讓我印象頗深。 班長秦光明,竹瓦那邊人。秦光明屬于學習成績比較好的那一類,入學分數(shù)高,上進心也強。不過他運氣不太好,第一學期開始不久就生了眼病,被迫休學治療了幾個月,痊愈后才回來繼續(xù)上學,但功課還是明顯受了不利影響。我曾和秦光明有比較好的私人關系,他生眼病時我還和其他幾個同學騎自行車跑幾十公里上他家看過他。后來我高二讀文科,他讀理科,從此沒有接觸。還有一些其他班干部,但我不大記得都是誰。 有個汪崗的同學潘小江,曾用名潘金鐘,紅撲撲的臉蛋上有一對深深酒窩,特別惹人喜愛。我跟小江曾經也很熟。他母親去世得早,身世比較不幸。但潘小江人樂觀,很仗義,會關心人,真性情,頗得女同學喜歡。因為他高二去了理科班,我后來跟他沒有了聯(lián)系。 有個來自浠水縣城的同學張宏峰,個子高,更因脖子特別長被同學取了個綽號叫“長頸鹿”。這顯然是個不愛學習只好玩的主,他后來經常和一個來自隔壁黃岡縣(今團風縣)、同樣不愛學習的同學程忠泡在一起。程忠是個“舞術高手”,一套太空漫步舞獨步全班甚至全年級?!伴L頸鹿”后來也學會了太空舞,和程忠一起搭手跳舞,有模有樣,成了班級晚會的重點節(jié)目?!伴L頸鹿”還是同學們的開心果,怎么被當眾調侃取笑他也不惱。他很可能并沒有讀完高中就工作了,有一年聽某位住在浠水縣城的同學說過“長頸鹿”后來當了貨車司機。 來自松山的同學夏新生,講話有板有眼,更兼吹得幾句笛子。他跟“長頸鹿”特別不對眼,鬧起來抄起笛子朝對方就是一陣猛砸,還說他不習慣用手揍人。我有時想他對同學也真下得了狠手,用笛子揍人那得多疼???夏新生似乎在高一并沒有讀多久就輟學了,我所以對他印象深刻主要還是因為他說自己會看手相,他也幫我看過手相。不可否認夏大師的一些說法聽起來有點道理,讓人驚疑不定。 程衛(wèi)國、徐愛民自高一起即與我同學,直到高三文科畢業(yè)。我們曾是難兄難弟,班上最矮小的幾個男生,排隊總是站在最前面。這兩位后來都選擇高中英語老師為職業(yè),培養(yǎng)了不少青出于藍的學生。 高一(1)班當時學習成績最好的當屬徐建軍同學,他多次獲得全班成績第一。建軍是華桂人。雖然他后來選擇的是理科,因為都與邢浩鵬同學來往密切的緣故,我和徐建軍后來還有一些聯(lián)系,他在武漢讀大學時我去他學??催^他。建軍現(xiàn)為某大企業(yè)高管。 男同學中想得起名字后來讀了理科的還有來自汪崗的陳小強和陳冬云。很多年前在黃岡師專見過陳小強,讀體育系的他有一身強健的體魄。陳冬云上了軍校,在*服役多年,十幾年前通過一次*,但一直未見過面。聽說他后來以團級干部身份轉業(yè)到廣州地方。此外還有栗寺的陳伙林,他后來是中國地質大學的教師。楊祠的曾愛松,成績好還寫得一筆漂亮的字,后來在教育戰(zhàn)線成績也不錯。 不可不提一提女同學。記得起名字、后來讀了理科的女同學有王紅梅、王小玲、何小妮。這幾位都是松山汪崗一帶的女同學。王紅梅后來讀了醫(yī)學,二十多年前見過一面,現(xiàn)在武漢某高校醫(yī)院工作。我記得當時何小妮的成績是蠻好的。那年游白云山后我寫了一首詩,她看了說寫得好,還抄在自己的本子上。不知道她后來怎么樣,希望她過得好。還有文英姿,一位長得很端莊的女同學,父親去世了,因家境困難被迫輟學。幾年后在武漢上大學期間我和夏均樂同學一起見過在漢務工的文英姿,頗感唏噓。我常感嘆時代給了我們這代人不少苦難,升學渠道狹窄,錄取率低,有些人更有命運多舛的情況。我們原本應該有更多人得到升學的機會。 俱往矣,高一時的那些人和事,就如流星劃過天際,留下的記憶是短暫的。不像高二至高三,老師和學生相對穩(wěn)定,有兩年的共度時光,印象會更加深刻些。然而,高一學年畢竟離高考時間上相對較遠,整體緊張復習的局面尚未到來,剛上高中的新鮮勁也沒有完全消退,各種班會、體育活動、才藝展示大部分在這個時間段出現(xiàn)。這仍是高中階段相對單純、相對無憂無慮的一年,值得紀念。 我在高一整個學年,由于數(shù)理化的嚴重“跛腿”,整體成績靠后,毫無可稱道之處。期終考試數(shù)學、物理均不及格,物理更只有令人難堪的四十幾分。然而否極泰來,一旦進入高二選擇了文科,我就有機會揚長避短,或許能因此而改變命運呢? 就這樣我在表現(xiàn)平平中結束了高一年級的學習,在一九八八年的秋天,踏進了文科班的大門,一扇希望的大門。感謝高考文理分科制度和團陂高中這一平臺!入此門后,我得以脫胎換骨,表現(xiàn)神勇,兩年后順利升入大學。后續(xù)情況,有空再表。以上就是好教育為大家?guī)淼蔫F路院校高管專業(yè)排名表,希望能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