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整理了高考賦分制度有什么弊端嗎?相關信息,希望在這方面能夠更好幫助到大家。
本文目錄一覽:
- 1、高中賦分制是否合理?
- 2、高考賦分制度有什么弊端嗎?
- 3、新高考賦分制是真的嗎?
高中賦分制是否合理?
高考是有賦分的。
2023年就已經實行了賦分制的制度,但是也只是部分的省份,這也是新舊高考制度改革的一部分。高考賦分的意思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qū)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shù)。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高考等級賦分制度的影響
1、在選考科目中,選考物理的考生相對于未選考物理的學生更傾向于不贊成等級賦分制。在選考物理的考生當中,選擇不贊成等級賦分制,認為“按等級賦分很不科學、不合理”比例為26.45%;而在非選考物理的考生中,這一比例僅為15.48%。二者存在顯著性差。
2、跨級賦分在等級賦分的學生認可度上具有顯著性影響。認為高二與高三考生在學考與選考中一同考試、一同賦分不合理的學生,更加不贊成等級賦分制;不贊成高二、高三學生在學考與選考中一同考試、分開賦分的考生,也更加不贊成等級賦分制。
高考賦分制計算 步驟
1、確定賦分區(qū)間。將每個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績,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劃分出A、B、C、D、E五個等級,對應的分數(shù)區(qū)間分別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確定原始分數(shù)區(qū)間。與賦分區(qū)間相對應,以每個科目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shù)及其得分來確定原始分數(shù)區(qū)間。
3、利用公式進行計算。設原始分數(shù)區(qū)間最大值與原始分之差為R,原始分與原始分數(shù)區(qū)間最小值之差為r,賦分區(qū)間最大值為A,最小值為a,賦分成績?yōu)槲粗獢?shù)T,其余均為已知數(shù)。賦分公式為R/r=(A-T)/(T-a),經過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高考賦分制度有什么弊端嗎?
高考賦分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qū)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shù)。
3+1+2高考模式等級賦分轉換: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按考生等級賦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等級分計算以30分作為等級分的賦分起點,滿分值100分,1分1檔。
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每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的卷面分從高到低劃分為A、B、C、D、E5個等級,各等級的人數(shù)比例分別約為17%、33%、33%、15%和2%。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卷面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換算到100至83、82至71、70至59、58至41、40至30五個分數(shù)區(qū)間,得到每個考生的等級分。
高考賦分制的弊端:
其弊端的出現(xiàn),就在于選擇同--考試科目的人數(shù)多少。因為選考科目是“自由戀愛”,選擇得分相對容易的“白富美”、“高富帥”科目的人數(shù)就多,反之,選擇“土肥圓”、“矮矬窮”科目的人數(shù)就少。用“白富美”、“高富帥”、“土肥圓”、“矮矬窮”來形容這些科目貌似并不恰當,但道理是一樣的。
比如對更多的人而言,政治、歷史、地理學起來輕松些,得分更容易,物理、化學、生物學起來就難一些,不容易得分。在趨利避害的本能選擇下,選擇物理、化學的考生就會更少。從最先試點新高考的浙江、上海等地的實踐來看就是如此。
新高考賦分制是真的嗎?
賦分是不是考0分也有40分,介紹如下:
一、賦分介紹:
賦分是新高考政策,起始分都是40分,也就是說不管是三分一賦還是一分,一賦就算考生考了個0分,最終都能賦分40分,各科的卷面分不是最終得分。
賦分是以卷面分為基礎,將全省同選科的考生劃分為21個等級,然后再根據各等級相對應的分值進行賦分,這個賦分就是該考生最終的得分。
賦分保障機制,舉個例子如果物理選科保障數(shù)量為6.5萬,當物理某次考試賦分人數(shù)少于6.5萬人時,則以6.5萬人為基數(shù),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
二、知識拓展:
隨著全國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省份相繼開始實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新高考改革下設計的新高考選科模式,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
與學生自主選科相對應,試點地區(qū)的高中開始全面推進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取消文理科,實行“3+3”成績由語文數(shù)學外語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自主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
選考科目“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外語2次考試機會選擇其中較高1次成績計入高考成績。傳統(tǒng)高考是一考定終身,當年當次有效,新高考是語數(shù)當次有效,英語及選考科目兩年有效。
傳統(tǒng)高考是文理分科,高一下學期或高二上學期分開文理科,文科學習的科目除去語數(shù)外,還有政治、歷史、地理、理科的學習科目是物理、化學、生物。新高考不分文理,讓學生自由組合。
以上,就是好教育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給大家?guī)淼母呖假x分制度有什么弊端嗎?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