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賦分是怎么回事相關內容,好教育小編(HaojiaOyu.nEt)在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關于高考賦分是怎么回事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錄一覽:
- 1、高考賦分是怎么回事
- 2、高考的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 3、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高考賦分是怎么回事
新高考下實行等級賦分,讓選擇同一科的同學進行對比,然后賦分,這樣有利于解決因試題難度不同而導致的不公平。
新高考實行的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根據(jù)試卷的難度來考查學生水平的一種制度,由于影響分數(shù)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題目的難易程度等等,為了彌補這個缺陷,所以新高考就采取來賦分制度。
新高考的等級賦分制是將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這幾門學科根據(jù)學生的選擇,進行賦分制。這里的賦分制是根據(jù)每科分數(shù)排名的百分比來進行分數(shù)計算,而非卷面分數(shù)計算總成績。賦分制只針對被選擇的副科科目,主科科目(語數(shù)外)分數(shù)不按這種方式計算。
賦分制缺點:
1、沒有考慮不同選科學生的能力水平差別。
舉個例子,選物理的有50位同學,這50位都是學霸。選生物的也有50位同學,但這50位同學成績都只是中等或靠后。那么,選物理的較后一名同學的能力也比選生物同學的能力要強。但是賦分制之后,選物理的較后一名同學的成績是40分,選生物的的同學成績是100分,這顯然不公平。
2、沒有考慮選科人數(shù)對賦分制的影響。
如果某一科目的選科人數(shù)比較少,那么這一門學科的學生在賦分上就會比較吃虧。舉個例子,由于物理是高中階段公認的難學科目,所以在新高考下選物理的學生明顯減少。假設選考物理的就十人(例子有點極端,為了好解釋),那么第十名同學哪怕考了90分,較終也只被賦為40分。這顯然也有失公允。
高考的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后依據(jù)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qū)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shù)。
舉個例子,某次考試:學生A歷史80分,在全省排名1%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00分。學生B物理80分,在全省排名37%—43%以內,最后等級賦分變?yōu)榱?6分。
也就是不論分數(shù)論檔位,分值在所有考生中的相對位置才是決定選考最終成績的因素。此等級賦分制只針對新高考制度下的選考科目,統(tǒng)考科目(語、數(shù)、外)仍按卷面分計算。
擴展資料:
賦分制的優(yōu)點:
1、縮小學科難度不同造成的分數(shù)差異。高考改成六選三隨便組合,總共20種組合方式,選科組合太多,學生之間不方便直接比較。而之前 文理分科 時,則方便很多。另外,高校在錄取時,學生之間因選科不同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比較。
2、縮小試題難度不同的分數(shù)差異。同一學科,如果有兩次考試,每次的難度也可能不同,這樣成績也不能直接用卷面分數(shù)進行比較。在眾多的考生中,無論同一科試卷難度如何,按照成績的高低梯度都能較好的表示出學生的水平差異。
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wǎng)—光明日報:打破單一總分錄取的高招模式
新高考賦分制是什么意思?
新高考等級賦分就是作為一種相對性評價制度,等級賦分是根據(jù)某一考生在考生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來對其進行評價的一種制度。 等級賦分制是新高考規(guī)定的,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同時設等級性考試,成績按等級賦分。由于選考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新高考賦分制實施具體細節(jié):
新高考改革后,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等級賦分就是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個3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統(tǒng)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個3為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3+1+2模式高考省份,3為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統(tǒng)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為物理或歷史,也采用原始分,2為另外兩門選考科目,采用等級賦分。
以上就是高考賦分是怎么回事全部內容了,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關注好教育。